浦东恒高一对一沪教版初三物理寒假班第九讲 数据题.doc

浦东恒高一对一沪教版初三物理寒假班第九讲 数据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课内容 数据表格题专题 1.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小顾同学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工具,先后对甲、乙和丙三个导体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表一、表二和表三所示。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数据,发现甲导体(或乙导体或丙导 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的现象,据此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通过同一导体中的电流随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增大而 ⑾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⑿ 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⒀ ,即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③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中的数据,可得: ⒁ 。 (b)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中的数据,可得: ⒂ 。 ④联系第②、③小题的结论,还可以发现: ⒃ 。 ①. ⑾ 增大; (1分) ②. ⑿ 1、4、7 ;或2、5、8;或3、6、9 (1分) ⒀ 电压相同时,通过不同导体的电流不同 (1分) ③. ⒁ 同一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比值相同,即电阻相同。 (1分) ⒂ 不同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的比值不同,及电阻不同。 (1分) ⒃ 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分)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问题,小秦设计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R1是滑动变阻器,(实验前先测定了变阻器滑片在不同位置时的电阻值),R2是定值电阻,R1与R2串联的总电阻(即等效电阻)用R来表示。电流表测量的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I,电压表V测量的是A、B两点间的电压U。小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电路图、实验操作过程和表中的实验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电压表V1是测量 (选填“R1”、“R2”或“R1与R2”)的电压。 (2)此实验电路图中的电源电压是 伏。 (3)实验操作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是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的。 (4)根据表中第二行和第五行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到: 。 (5)根据表中第 行和第 行实验数据,可归纳得到:在串联电路中,通过某定值电阻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进一步分析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出总电阻R跟电阻R1的关系是: 。 (1)R2 (2)12 (3)右 (4)在串联电路中,总电流随某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5)四;五 (6)R= R1+15欧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们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h、液体离开容器底部距离d和液体的密度ρ有关。他们用U形管压强计做了实验。其中甲、乙容器中装有水,丙容器中装有盐水(假设甲、乙、丙容器均能盛足够多的液体)。他们把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分别放置在液体中不同位置处,如图18所示,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已知ρ盐水>ρ水) 表一:甲容器 (水) 表二:乙容器 (水) 表三:丙容器 (盐水) 实验次数 h (厘米) d (厘米) L (格) 实验次数 h (厘米) d (厘米) L (格) 实验次数 h (厘米) d (厘米) L (格) 1 10 40 4 5 10 30 4 9 10 40 5 2 10 30 4 6 20 20 8 10 20 30 10 3 10 20 4 7 30 10 12 11 30 20 15 4 10 10 4 8 40 0 16 12 40 10 20 (1)该同学是通过观察比较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 (2)分析比较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初步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离开容器底部的距离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