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和奖励员工.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激励和奖励员工

Chapter 10 Motivating and Rewarding Employees L E A R N I N G O U T C O M E S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process. Define needs. Explain 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Differentiate Theory X from Theory Y. Explain the motiv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motivation hygiene theory. Describe the motivational implications of equity theory. L E A R N I N G O U T C O M E S Explain the key relationships in expectancy theory. Describe how managers can design individual jobs to maximize employee performance. Explain the effect of workforce diversity on motivational practices. Describe how entrepreneurs motivate their employees. 激勵與個人需求 激勵是一種個人特質? ? No! 激勵是個人與情境互動的結果 激勵是在滿足個人需求的情況下,為達成組織目標而加倍努力的意願。 三項要素:努力、組織目標、需求 激勵是一種需求滿足的過程 需求是使得特定結果變得有吸引力的一種內在心理狀態。 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會產生緊張(tension),緊張會驅使人來滿足需求。 受激勵的員工會更努力工作、更堅持,惟其需求必須與組織目標一致相容,才能得到報酬。 激勵的過程 早期的激勵理論 1950年代激勵觀念蓬勃發展 三大理論 需求層級理論(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1954 Theories X and Y 激勵-保健因子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 ?是當代激勵理論的基礎 實務上,管理者常用以解釋員工的激勵作用 Maslow 需求層級理論 一九六九,發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Theory z,他在文中重新反省他多年來發展出來的需求理論,可歸納為三個次理論,即「X理論」「Y理論」及「Z理論」,構成了下面的體系:  Z理論 6.最高需求(超越性靈性需求) Y理論 5.自我實現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愛與隸屬的需求X理論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Maslow試用不同的字眼來描述新加的最高需求((屬於Z理論),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等 1969 Maslow發表論文Theory Z修正其需求層級理論 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中心)、天人合一 McGregor 的X理論和Y理論 X理論 員工不喜歡工作、懶惰、會想辦法逃避責任,必須強制才能達成績效。 Y理論 員工發揮創造力、會主動擔負責任,能夠自我要求。 X理論的管理者相信 員工天生就不喜歡工作,只要有可能,就會儘量避免工作。 因為員工天生就不喜歡工作,所以必須施以強迫、控制、和處罰的威脅,才能達到既定目標。 員工會逃避責任,儘可能地聽從指揮行事。 大部份的員工視安全為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少有野心。 Y理論的管理者相信 員工把工作看成和休息或玩樂一般的自然。 員工一旦認同目標,就會自我要求和自我控制。 一般員工都會學習接受責任,甚至主動去肩負責任。 大部份的人都具備良好的決策能力,而非侷限於管理階層。 William Ouchi的Z理論 Theory Z 強調員工參與各個層面的決策 管理者與員工共同分擔責任;管理風格是參與式的,僱用是長期的。 少型式多人本 少個人決策,多群組決策;控制較不正式,管理者關心員工生活的全部 Comparison of North American, Japanese, and Theory Z Management Styles Herzberg激勵-保健因子理論 人到底想從工作中獲得什麼? 工作中最好的情況 (工作滿意 ? 內在因素) 工作中最差的情況 (工作不滿意 ? 外在因素) 滿意-不滿意觀念的對比 當代的激勵理論 三需求理論 (three-needs the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