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到海盗人物形象的改变.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传说中到海盗人物形象的改变

從海盜到英雄:再探傳說中的鄭成功 蔡蕙如 前言 浩瀚的海域出現了海盜,總是令人驚恐、戰慄,一連串洗劫、搶奪與殺害的行徑無不聚焦在他們身上。但是當他們被傳講傳說化時,他們的形象有時將有所轉化,甚至轉化成海上英雄。在海盜傳說或英雄傳說中,他們從出生至死亡,都有著某種固定的特質和程式。二者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雖然差距甚遠,但確有著轉化的因子,尤其從史實進入傳說故事裡,經常可見這些人物的形象流轉於海盜、英雄之間,有著海盜的出身背景,後來卻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英雄。但是從海盜轉化到英雄的途徑,並非截然的二分法,其中總是有著模糊地帶,而這正是引人入勝之處,於是本文將以鄭成功的形象為對象,討論海盜到英雄傳說中各種特質轉化的關鍵點。 在松浦章《東亞海域與臺灣的海盜》中羅列出東亞海域與臺灣的海盜。如明清時期有林道乾、鄭成功、蔡牽、郭婆帶、張保仔等,這些在官方認知是海盜,在民間傳說中則不盡然是海盜,有些則被傳流成俠盜,甚至是海上英雄。而鄭成功在官方的記載上被視為海盜、海寇,可是在民間的傳說中卻有著將相英雄、文化英雄及悲劇英雄的綜合體,甚至死後神格化為神明,可說是此類型傳說的代表。 關於鄭成功形象的研究者甚多,像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鄭仰峻《鄭成功民族形象之研究》:傅朝卿主編,《圖說鄭成功與臺灣文化》,這些研究都是從多角度探討鄭成功的形象。因為筆者早期所論《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除了分析「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的各種英雄意涵外,主要探究在台灣所遍布有關的鄭成功傳說,何以都在鄭成功未實際到達之處居多,以說明史實與傳說的差距。因此本文試圖再回歸至傳說故事本身,進一步地將與鄭成功相關的海盜傳說、信仰傳說與英雄傳說作一連接,找出傳說中形象轉化的關鍵點。並且藉由入民間文學觀念以探索從史實人物轉化傳說人物的因素,作為銜接之前「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的延續。 因此本文嘗試將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是海盜身份至英雄形象的特質轉化,即探究史實和傳說中鄭成功出身及行為舉止的本質性問題。另一方面是形象轉化的外在途徑,即從講述者以及傳說的流傳、傳播方式著手,探究這些途徑對鄭成功形象的本質轉化所產生的影響。 二、鄭成功的「海盜」身份與形象 (一)一般的海盜特質 海盜,顧名思義即是海上的盜賊。一般海盜的由來,或由漁夫,或海商,在此將不探究此問題,而僅就一般人對海盜的形象而言。在中國有海賊、海寇,倭寇、洋盜等名稱,另外也有「洋匪、島寇、澳賊、艚賊、殺賊、釣艇盜」等稱呼,皆表示這些人都是橫行海洋的盜賊。既然是「橫行」,他們暴力的行為往往為人所詬病,有謂「…這些海盜無時無刻,只要他們高興,就會隨意襲擊、佔領或是掠奪城鎮,他們甚至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才是海陸兩地的王者。」甚至有謂「海盜的歷史乃是一連串的凌虐與殺害、搶奪與洗劫、禍害與絕望,甚至血腥的追殺與殘酷的報復。這種歷史沒有條理章法可言,而只有犯罪的紀錄,以及某種政治環境所促成的社會動亂的表徵。」所以「隨意襲擊」、「掠奪」、「佔領」、「製造動亂」則成了人們對他們既定的觀感。又他們自稱是「海陸兩地的王者」更凸顯出他們自有成規,不受一般政府的制約。因此,一般人認為海盜這些人的形象是「缺乏良心及人性」、「強奪」、「嚴苛殘暴」等。 然而也有一些不同的見解,如森村宗冬認為「若觀察海盜們,會發現他們的心中懷抱這許多不為人知的思緒:對留在地上的家人的感念,對不將人當人看待的權勢及制度的復仇心,土地被佔領的非傷情緒、熱誠的信仰、對產生不合理社會的憤怒、對踩著大多數窮人致富的偽善者的憤怒,…..」 因此,海盜的內在特質並非單一,以下試圖去耙梳鄭成功原本具有一般型海盜的特質。 「搶奪、殘暴」 鄭氏家族在史傳中原本即是「海盜」,《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列傳〉四十七施琅傳琅疏言,「明季澎水標於金門,出汛至澎湖而止,臺灣原屬化外,土番雜處,未入版圖。然其時中國之民潛往生聚,已不下萬人,鄭芝龍為海寇,據為巢穴。及崇禎元年,芝龍就撫。借與紅毛為互市之所,紅毛連結土番,招納內地民,漸作邊患,至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盤踞其地,糾集亡命,荼毒海疆,傳及其孫克塽,積數十年。」此處從鄭芝龍為海寇,後來接受清朝招撫,由鄭成功接續崛起一隅,文中記載他「盤距其地」、「荼毒海疆」,則是「盜」的「隨意佔領」、「掠奪」的行徑。另外在《被遺忘的臺灣》中也記載「因為害怕鄭成功攻打臺灣,漢人紛紛準備逃亡。漢人領袖向荷蘭人講國姓爺無法攻佔抑是保有臺灣,他帶來的戰船軍隊也會搶奪人民的財產糧食,搶奪人民所飼養的牲畜,所以漢人準備逃亡。」在此將鄭成功敘述成不僅會「搶奪人民的財產糧食」,甚至連所飼養的牲畜也搶奪的盜匪。 另外,傳說中鄭成功「殘暴」的個性,亦符合「海盜」殺人不眨眼的形象。有「誅夷不餘赤子,田籌廬舍廢之」之傳言,即在荷蘭人的記載大都提及鄭成功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