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二五发展规划-西南科技大学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
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十二五”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一、实验室发展概况
1、发展现状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Laboratory for Extreme Conditions Matter Properties以下简称“极端实验室”)是2006年12月由西南科技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组建的联合实验室。极端实验室挂靠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理学院共同负责该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行。该实验室依托双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与学科优势,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重点开展强激光、强辐射、强微波、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近年来,该实验室在靶材料与物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学科发展现状及趋势洛斯阿拉莫斯劳仑斯利物莫尔布鲁克海文阿贡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劳仑斯利物莫尔二、问题强激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惯性约束靶物理与靶材料高温高压与材料合成材料设计与计算机模拟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开放基金三、的重点方向
1.强激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表面等离激元物理与必要性建设好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实验室是顺应现代物理学、材料学等学科发展潮流。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学、材料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已经从深入物质的内部结构和浩瀚的宇宙空间,推进到各种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的研究。可行性总体目标(2015年):远景目标(2020年)具体目标实验室应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作。Optics Expre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标志性论文1~2篇,掌握2~3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在1~2个方向上个别研究领域接近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预期效益与贡献
“十二五”期末,实验室承担国家级项目5~10项,其他纵横向项目20~30项(省部级项目8~1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500~1000万,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0~15篇/年、申请发明专利5~10项/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3项/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成为学校与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科学研究的新兴重要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的新生力量。
2.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引进博士8~10名(其中海归2~3名),力争每个研究室拥有3名左右专职科研人员(其中教授3~5名、副教授6~10名),聘请或引进学科带头人2~3名;培育校级创新团队2~3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个,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学科交叉、思维活跃,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型队伍。
“十二五”期间,依托本实验室和双方学科平台,培养本科生40人/年、研究生20人/年,培养(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10~15人,成为学校与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乃至区域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3.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建设思路 2.建设措施
(1)队伍建设(2)平台建设(3)保障机制成立由西南科技大学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专家、领导共同参与“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和“极端条件物质特性实验室该实验室挂靠国防科技学院,管理上以国防科技学院为主体、材料学院、理学院共同参与,下设,设专职管理人员2名、兼职管理人员3名、学术秘书1名。
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