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1、水平传播:指病毒在人群个体间的传播。 2、垂直传播:指病毒通过生殖细胞、胎盘、 产道、哺乳及密切接触由亲 代直接传给子代。常见的有 HBV,HIV,CMV,风疹病 毒。 1、隐性感染: 2、显性感染: 1)急性感染: 2)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 病毒在体内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 数十年。 病毒感染的类型 持续性病毒感染有以下三种类型: 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 原发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持续 存在于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感 染全过程中病毒可被检测到。 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 原发感染后,病毒基因组存在于一定 的组织或细胞内,不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也无临床症状,生理或病理性因素使潜伏病毒激活而急性发作,急性发作期才可检测出病毒的存在。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 又称迟发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 很长。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 行性,并往往造成死亡。如Kuru病、AIDS。 真 菌 性 感 染 1、浅表真菌感染: 主要由致病性强的外源性真菌引起。 2、真菌机会性感染: 主要由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 3、深部真菌感染: 主要由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新生隐球菌引起 4、真菌超敏反应性疾病: 5、真菌毒素与肿瘤: 复 习 思 考 题 1、举例说明细菌的致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细菌的内、外毒素有何区别?举例说明它们在 致病性上的特点。 3、什么叫感染?举例说明全身感染有哪几种临床 表现? 4、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5、什么是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它包括哪些类型; 试分析持续性感染发生的可能原因。 6、试述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7、试述真菌的致病性。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 及病理生理变化 李明远 教授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微生物学教研室 《感染性疾病》 主 要 内 容 细菌性感染 1、细菌的致病机制 2、细菌性感染的传播 3、细菌性感染的类型 病毒性感染 1、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2、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 3、病毒感染的类型 真菌性感染 细菌的致病机制 细菌的毒力(Virulence) 细菌侵入的数量 细菌侵入的途径 细菌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 1.粘附素(adhensin) 菌毛粘附素;非菌毛粘附素 细菌粘附素及其受体 产生菌 靶细胞受体 2. 侵袭性物质 (1)侵袭素(invasin) 如福氏志贺菌的入侵过程 M细胞 巨噬细胞 Ⅲ型分泌系统 侵袭素 入侵巨噬细胞 诱导凋亡 (2) 侵袭性酶类 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 IgA蛋白酶等 3. 细菌生物被膜 (bacterial biofilm) 图为定植于静脉导管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扫描电镜照片 ×6000(From Lansing M. Prescott et al. Microbiology, 5th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p920) (二)毒素 1.外毒素(exotoxin) 主要由G+和少数G-菌合成及分泌 主要特点:蛋白质 毒性强 绝大多数不耐热 抗原性强,可脱毒为类毒素 分类:神经毒素(neurotoxin) 细胞毒素(cytotoxi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