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与哲学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广州法性寺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两个和尚就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和尚说:“那幡在动呢!”另一个却说:“不对,那不是幡动,而是风在动啊!”旁边一名叫慧能的和尚闭目平心静气插嘴道:“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分明是你们的心在动呀!” 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休谟 庄子也有如此风度,他的妻子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作为哲学家,他们都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于是他们顺应自然,服从命运的安排。这反而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面临任何问题和困难,人世间的风风雨雨,都处变不惊,心平气和,泰然处之。 * *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形——物质 存在的东西。 神——意识 思维的东西。 天人之辩、名实之辩、有无之辩、理气之辩、心物之辩等。 形神之辩 形神之辩揭示了什么样的哲学问题? 心动与幡动,反映了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包括我们自身、自然界、人类社会)。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王守仁 (1472-1529) 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 心外无物 认为意识决定了世界万物的存在(唯心) 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谁决定谁)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A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B.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王守仁:心外无物。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荀 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王 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A.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缺陷: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 康德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 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领导指示 一律抓紧抗旱! (1)原因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要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对个人来说,他在人类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2)原因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⑵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教案.docx
- 生态农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 3会计账本-第七章.doc
- 3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实施细则.docx
- 生态农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oc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doc
- 3会议纪要.ppt
- 生存与Cox回归.ppt
- 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简介.ppt
- 3体系内审员培训.ppt
- 2024年条型码标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丙草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移动密集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毛涤混纺顺毛面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4至2030年中国理化仪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一氧化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全电脑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四川2024年09月四川省面向中国地质大学选调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国家公务员考试消息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docx
- 陕西2024年10月陕西省面向天津大学招录选调生国家公务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4年压克力灯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