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 . 9 . 3 由边界混合曲面创建听筒实体 ⑹ 创建小端φ4的小圆孔及小端倒圆角:单击“拉伸”命令 →设置“去除材料” ,深度为:8→单击“放置”,选择“定义”→选择图10-78所示的草绘平面→单击“草绘”→按图10-79绘制φ4小圆孔→单击草绘√(完成) →在工具操控板上单击 √(完成),完成小孔的创建,如图10-80所示→单击倒圆角工具 →输入半径6.0,按图10-80左图选择需倒圆角的边线→单击 √(完成),完成倒圆角,如图10-80右图所示。 10 . 9 . 3 由边界混合曲面创建听筒实体 图10-80 选择倒圆角的边线及倒圆角效果 倒圆角的边线 10 . 10 练习 1. 继曲面造型综合实例(话电筒筒身),按下例步骤完成听筒的全部造型。 ⑴ 在TOP基准面上用样条曲线命令按图10-81创建草绘曲线。 ⑵ 用可变剖面扫描工具 创建电话线:①扫描轨迹选取上一步的草绘曲线;②用本面板中的“创建或编缉扫描剖面”按钮,按图10-82草绘长5,与水平线夹角为40度的直斜线;③选择下拉菜单“工具”/“关系”,在弹出的“关系”对话框的编缉窗口内输入与40°对应的sd#=trajpar*360*20,确定后生成如图10-83的“可变剖面扫描”曲面; 10 . 10 练习 图10-81 草绘样条曲线 图10-82 草绘截面 10 . 10 练习 图10-83 完成可变剖面扫描 图10-85 完成电话线扫描 图10-84 草绘椭圆截面 选取扫描轨迹 10 . 10 练习 ⑶ 用“插入”/“扫描”/“伸出项”命令,选取图10-84“可变剖面”的外轮廓为扫描轨迹,按图10-84的尺寸草绘椭圆截面,按图10-85完成电话线的扫描。 图10-86 草绘直线与样条曲线 图10-87 直线段⊥椭圆端面、起点约 束在PNT4、直线段长0.6 10 . 10 练习 ⑷ 在电线与听筒之间创建联接线:①创建基准点PNT4;②创建含电线端椭圆平面的基准平面DTM1;③创建含DTM1(法向)、PNT0(穿过)、PNT4(穿过P)的基准平面DTM2;④在DTM2中草绘如图10-86的扫描轨迹线,样条曲线的一个端点约束在直线端点,另一个端约束在PNT0;⑤用“插入”/“扫描”/“伸出项”命令创建联接线,结果如图10-88所示。 10 . 10 练习 图10-88 电话听筒的造型效果及造型过程的模型树 10 . 10 练习 2. 创建图10-93所示的实体模型,具体步骤如下。 ⑴ 按10-89(a)(b)所示的尺寸,分别用旋转命令生成(c)。 (c) 曲面效果图 ① ② ① ② (a) 草绘旋转1截面①② (b) 草绘旋转2截面①② 图10-89 通过两次旋转命令创建曲面(c) 10 . 10 练习 ⑵ 阵列凸起的曲面,如图10-90(a)所示 。 ⑶ 合并曲面(逐个进行),如图10-90(b) 所示。 ⑷ 曲面的倒圆角(按住Ctrl逐一选择),如图10-91所示。 图10-90 曲面合并 (a) 曲面合并前 (b) 曲面合并后 10 . 10 练习 ⑸ 曲面的加厚(方向朝内,厚度为2.5),如图10-92所示。 图10-92 曲面加厚的设置和效果 10 . 10 练习 ⑹ 添加孔特征(孔直径为φ28,通孔),如图10-93所示。 图10-93 添加孔特征 谢谢! 本章结束 10.8.2 双向边界混合曲面 ⑶ 创建第二方向边界曲线:单击基准平面工具按钮 →选择草绘曲线的端点A点(或者B点),按住Ctrl键,再选择RIGHT→单击“确定”,创建了如图10-46所示基准平面DTM1→单击“草绘” 按钮→选择DTM1作为草绘平面→单击基准点工具按钮 →分别选择曲线的端点A点、B点,如图10-44所示→“确定”,生成PNT0、PNT1如图10-46所示→单击创建圆弧命令按钮 →按图10-47的尺寸绘制小圆弧→单击 √(完成)按钮,生成第二方向边界曲线1→单击“草绘” 按钮→选择RIGHT作为草绘平面,进入草绘模式→单击创建圆弧命令按钮 →按图10-48的尺寸绘制大圆弧→单击 √(完成)按钮,创建了第二方向的边界曲线2,如图11-48所示。 10.8.2 双向边界混合曲面 图10-45 “基准平面”对话框和基准平面的位置 10.8.2 双向边界混合曲面 图10-46 创建基准点PNTO和PNT1 10.8.2 双向边界混合曲面 图10-47 在DTM1上创建第二方向边界曲线1 图10-4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0章企业文化.ppt
- 第10章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ppt
- 第5章衍生金融工具-副本.ppt
- 第5章液压控制元件.ppt
- 第5章异步电机拖动.ppt
- 第5章长期筹资决策.ppt
- 第5章政府预算.ppt
- 第10章散装谷物运输.ppt
- 第10章使用图块与外部参照.ppt
- 第5章主要经济业务.ppt
- 基于SPC的供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苍凉笔触下的人性凝视:论张爱玲小说的人性书写.docx
- 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ocx
- 双层石墨烯边界态对电导与谷极化的影响机制及应用前景探究.docx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心城市网络:建模解析与结构洞察.docx
- 农村信用社竞争力剖析与战略抉择:以A县农村信用社为样本的深度研究.docx
- 调节对人眼散光的影响:机制、规律与临床意义探究.docx
- 从传统到消费:中国武术的时代转型与融合发展.docx
- 探秘GlyRS:上游激酶的鉴定与激酶活性的深度解析.docx
- 平行式双水翼潮流能发电系统:能量转换机制与动态特性解析.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