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doc

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 本) 福 建 省 水 产 研 究 所 中国 厦门 2016年12月  一、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 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位于位于莆田市湄洲北岸经济开发区,呈南北走向,北起新文公路(既有),南至滨海大道(既有),沿途依次与东吴中大道、工业路、荔港大道等道路相交。道路全长5678.372米,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图1-1 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地理位置图 1.2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新建工程,荔港大道东吴段北起新文公路,南至滨海大道,设计行车速度60km/h,道路全长5678.372米,道路宽度55~62米,均为双向8车道。 新文路到金湖大道段,红线宽度70~87米,设置保留现状渠道(16~33m)于道路西侧侧分带位置,仅对过水断面不足部分段进行改造。金湖大道到滨海大道段范围内无渠道,道路宽度按55米设置,中央设置3m宽绿化带,两侧各11.5m宽机动车主车道、3m宽的边分带,6.5m宽辅车道,2.0m宽绿化带,3.0m宽人行道和城市绿地。 全线有7座桥梁,其中K0+724.0处2跨13m的规划桥梁;K1+600.2处2跨13m的东吴中大道桥;K2+620.2处2跨13m的工业路桥;K2+669.3处2跨13m的工业水渠桥;K3+000.0处2跨13m的莆一中路人行桥;K3+334.2处2跨13m的永盛路水渠桥均为横跨本项目现状渠道的桥梁,为本项目交叉口桥梁。本项目K5+375.0处为保通两侧滞洪区设置3跨30m预应力砼连续小箱梁结构,采用埋置式桥台、桩柱式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1.3总体布置 本工程位于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呈南北走向,北起新文公路(既有),南至滨海大道(既有),沿途依次与东吴中大道、工业路、金湖大道等道路相交。全长5678.372 米。本工程全线共10个交叉口,主要十字交叉口为:荔港大道-新文路交叉口、荔港大道-东吴中大道交叉口、荔港大道-金湖大道交叉口、荔港大道-滨海大道交叉口,交叉口全部划归本项目实施。 其中荔港大道(新文路~金湖大道段)为保护现状前头渠、尽可能利用现有旧路路基、降低工程难度和总造价,该段道路线形按现状渠道线形拟合。 荔港大道(金湖大道~滨海大道)路线方案必须与湄洲岛跨海第二通道路线衔接;合理的利用土地的情况下考虑避让山柄纳潮闸及妈祖阁山体。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2。本工程为公路工程,用海类型为交通运输用海之路桥用海,用海方式为非透水构筑物和跨海桥梁。申请用海总面积5.2717hm2,其中非透水构筑物用海4.5971hm2,跨海桥梁用海0.6746m2,见表1-1。 表1-1 申请用海一览表 用海单元 用海类型 用海方式 面积(hm2) 一级类 二级类 填海 交通运输用海 路桥用海 非透水构筑物 3.3540 填海 交通运输用海 路桥用海 非透水构筑物 1.2431 K5+375段 交通运输用海 路桥用海 跨海桥梁 0.6746 宗海 5.2717 图1-2 湄洲湾北岸荔港大道东吴段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1.4施工方案和进度 本工程全部采用海域围堰,干地施工的方案。总工期拟定为20个月。其中前期准备工作5个月,实际施工期15个月。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海水水质 2015年春季调查海域大、小潮期间各测站海水中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铜、铅、锌、镉、汞、砷、总铬、石油类和粪大肠菌群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表明调查海域海水水质良好。 2.2海洋沉积物 2015年春季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各测站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油类、铜、铅、锌、镉、汞、砷、铬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表明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 2.3海洋生物质量 2015年春季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三种贝类(缢蛏 、僧帽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体内石油烃、铜、铅、锌、镉、汞、砷和铬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表明调查海域生物体质量良好。 2.4海洋生态 2.4.1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 2015年春季各监测站位叶绿素-a含量范围在0.89 mg/m3~3.09 mg/m3之间,平均1.87 mg/m3;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在21.91 mgC/m2·d~68.31 mgC/m2·d之间,平均值为45.68 mgC/m2·d。项目所在海域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均较低。 2.4.2浮游植物 2015春季调查共鉴定记录浮游植物57种,其中硅藻门47种,甲藻门8种,金藻门1种,蓝藻门1种,各测站浮游植物种类数(水样)在17~30种之间,平均值23.5。各测站浮游植物(水样)平均细胞总数量为0.55×104个/L,变化范围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