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过渡技术选择与适用场景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PV6过渡技术选择与适用场景分析.doc

IPV6过渡技术选择与适用场景分析   摘要: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至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进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加快骨干网、城域网、IDC、支撑系统的IPv6升级改造”。本文对主流的IPv6过渡技术加以研究分析,针对不同场景、不同演进阶段,制订相应的过渡方案及策略,以使得整体网络演进工作更加平滑。   关键词:IPV6;NAT44;DS―Lite;下一代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至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现存的IPV4地址很快将消耗贻尽,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IPV4地址资源稀缺的问题更加严重。目前国家及各大运营商均已启动现有网络向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演进工作。IPv6引入时机和发展策略、IPv6过渡技术评估与选择、现网如何向IPV6平滑演进等方向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IPv4地址资源压力及IPv6特性   目前现有网络以IPV4为基础协议,IPV4地址总量是32亿左右,除去一些保留地址,不足30亿,而中国持有的IPV4地址仅为2.77亿,且全球IPV4地址已经全部分配完毕。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未来几年内我国的IP地址需求总量达到上百亿。如此巨大的供需缺口迫使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根本性的解决方案,IPv6应运而生。   IPv6的发展是从1992年开始的,经过了12年的发展时间,IPv6的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其最主要的特点是采用128位地址结构,提供了32亿*32亿*32亿*32亿近乎无限的IP地址空间。并且内置安全性以及能够提供对移动的更好支持。   三、IPv6主要过渡技术   IPv4/IPv6过渡技术是用来在IPv4向IPv6演进的过渡期内,保证业务共存和互通的。IPv4/IPv6过渡技术非常多,从功能用途上可以分成两类:IPv4/IPv6共存技术与IPv4/IPv6互通技术。   IPv4/IPv6业务存技术用来保证这两种协议可以在网络中共同工作,在IPv4向IPv6的演进过程中这些技术可以使得IPv6业务在现有的IPv4网络基础上工作。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主要包括双栈技术和隧道技术两类。双栈是指在同一个网络节点或终端设备上同时运行IPv4与IPv6两个协议栈,从而可同时接入IPv4与IPv6两种协议的网络。隧道用于将IPv4或IPv6的孤岛互相连接,隧道技术种类较多,包括6VPE、6PE、6over4、4over6、ISATAP等,不同的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互通技术是为了解决IPv4和IPv6网络内主机和资源互访的问题而提出的。目前互通的技术很多,主要是通过协议转换及地址翻译等手段来实现的,包括NAT―PT、NAT64、BIS/BIA、IVI/DIVI等。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尚不具备大规模部署条件,同时翻译会降低设备的处理能力和网络传送效率,易形成网络瓶颈。   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互通技术可以分别解决IPv4到IPv6过渡阶段的网关互联、孤立网络互联、网间资源互访三大类问题。其实在实际使用中,主要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个IPv6或IPV4孤岛互连,另一个是IPv6和IPv4互通。但是双栈不能从根本解决地址短缺问题,IPv4地址短缺必须通过翻译技术解决。所以,必须将三者结合使用,以制定合理的网络过渡解决方案。   四、演进策略和应用场景分析   (一)双栈作为过渡初期主流技术   IPv4与IPv6业务共存需的求使得双栈成为过渡初期的主要选择,由于初期IPv6站点与应用的贫乏,用户几乎无IPv6资源可用,因此新建纯IPv6网络不是很现实。过渡初期运营商往往还保留了部分IPv4地址可供分配,选择双栈方案,使用户能够同时访问IPv4与IPv6资源,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及IPv4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能发展与培育IPv6资源。随着IPv6资源的渐渐丰富,新建地区可以考虑纯IPv6网络,原有双栈网络逐步向纯IPv6网络演进,最终全网完全过渡到纯IPv6网。   双栈技术是最容易实现并且对用户及业务影响最小的,但其最大的问题在于同时分配IPv4与IPv6地址,并没有减少IPv4地址的消耗,因此也只能是过渡初期的权宜之计。   (二)NAT终非长远之计   为了解决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是网络地址转换(NAT)方法,通常使用的是NAT44,该技术将一个IPv4地址转换成了另一个IPv4地址。配合端口号,使得每个地址都能支持大量对话。由于地址消耗过快,仅通过NAT44也不能解决所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