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用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doc
专用酿造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摘要 晋杂31号高粱杂交种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9年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高粱新品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文阐述晋杂31号的选育、特征特性、品质、适应范围,介绍其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展望其推广应用前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粱;晋杂31号;选育;特点;栽培技术;制种
中图分类号 S5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4-0039-02
高粱[Sorghum bicolor (L).Moench]是我国重要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以及抗旱、耐涝、耐盐碱、光合效率高等特性。由于高粱既可用作粮食和养殖业的重要饲料,也可作为工业原料,在许多国家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高粱种植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高粱是最早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的杂交种,并很快大面积商品化种植的作物之一,同时杂种化种植这一划时代的成就,还对其他作物相关的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解放初全国种植面积超过900万hm2,总产超过1 000万t,是世界上杂交高粱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我国高粱主要用于食用、饲用、酿造、加工等[2-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粱生产和用途也逐渐发生变化。目前高粱生产仍存在大面积缩小、高产优质专用高粱品种缺乏等问题。针对专用酿造高粱品种缺乏、推广品种产量低、酿造品质差、销售难等问题,山西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分子研究研究室进行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选育工作,育成了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晋杂31号。
1 晋杂31号的选育
晋杂31号是一种高产优质高粱新品种,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于2009年利用自选不育系SX605A与自选恢复系SX870杂交育成。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鉴)定委员会鉴定。母本SX605A是2005年利用大同10B×TX623B//TAM428杂交,经过几年所内与海南连续多代回交稳定,选育而成。父本恢复系SX870是于2004年利用高粱恢复系TX7000与HC356-602杂交,再与高粱恢复系TX7000再次杂交,经过几年所内与海南连续6代自交稳定选育而成。
2 试验结果
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高粱中晚熟组直接生产试验,2年平均产量9 261 kg/hm2,比对照增产10.3%,2年12个试验点,10个点增产。其中2011年平均产量9 438 kg/hm2,比对照晋杂12号增产12.9%;2012年平均产量9 085.5 kg/hm2,比对照晋杂22号增产7.7%。该品种抗旱、耐瘠等综合抗性、稳产性能好;在山西沁县、内蒙古赤峰、吉林省四平示范区示范,均比对照种提高10%以上。
3 特征特性
晋杂31号生育期136.0 d。幼苗绿色,叶绿色,叶脉白色,平均株高169.0 cm,平均穗长33.3 cm,穗纺锤形,穗型中紧,平均穗粒重99.4 g,籽粒扁圆形,红壳红粒,平均千粒重32.3 g。
晋杂31号的抗旱、抗倒性好,高抗丝黑穗病,稳产性能好,适宜机械化栽培种植。
4 品质分析结果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粗蛋白(干基)、粗脂肪(干基)、粗淀粉(干基)、单宁(干基)的含量分别为8.92%、 3.25%、 74.16%、 1.30%。
5 适应范围
晋杂31号属于中晚熟高粱新品种,适应范围广,在我国春播晚熟区均可种植。
6 配套栽培技术
6.1 播前整地
高粱忌重茬,应选用玉米、大豆等茬口为宜。播前灌足底墒水,施足底肥,一般施农家肥30~45 m3/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225 kg/hm2,均匀撒于地面,旋耕时翻入地下15 cm深处,整平待播。
6.2 适时播种
种子一般选用发芽率在85%以上的种子为宜,地温稳定在12 ℃时播种为宜,播深可根据土质情况掌握在3~5 cm,砂壤5 cm左右,黏土地3 cm左右,一般在4月底5月初。播种时要机播,通常行距40~50 cm,也可以宽窄行种植。
根据土地肥力确定播种密度,一般以10.5万~13.5万株/hm2为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留苗10.5万~12.0万株/hm2,夏播区种植留苗13.5万株/hm2。播种量一般在15.0~22.5 kg/hm2。
6.3 栽培管理
一般在五叶期间苗,七叶期定苗。拔节-孕穗期要中耕除草培土。遇旱时要浇水,但要采取“拖”的原则,尽量晚浇水,以控制高粱基部节间生长,防止后期倒伏;开花-灌浆期首先要注意高粱蚜虫的发生,可用40%乐果拌成毒土撒在高粱植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不同pH和喷洒方式的模拟酸雨对小白菜的影响.doc
- 不同亚麻种子油脂及功能特性分析研究.doc
- 不同产地美味牛肝菌菌盖、菌柄的紫外光谱鉴别.doc
- 不同代次杉木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分析.doc
- 不同优化结构方式对烤烟生长的影响.doc
- 不同体色牙鲆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doc
- 不同保存条件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 不同储藏时间对油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特征的影响.doc
- 不同光照下格木苗矿质营养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doc
- 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