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三孔导游词
山东三孔导游词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下面是xx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三孔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一:山东三孔导游词
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另外,文学史上,也有“三孔”之说。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于1994年12月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2007年5月8日,曲阜市明故城(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篇二:山东三孔导游词
“孔庙、孔府、孔林”并称“三孔”,是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孔子故里--曲阜(三孔)旅游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孔庙、孔府、孔林”既是中国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征和标志,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年,是中国现存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堪称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范,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庙共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特别是这里保存的汉碑,在全国是数量最多的,历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国第二碑林之称。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长孙历代衍圣公的官衙住宅。孔子后代赐爵始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随着历代帝王对孔子后代赐封的不断升高,孔府的建筑规模也不断扩大,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 开始扩建孔府,明嘉靖年间又改建,奠定了今天的规模,成为我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贵族府第,号称“天下第一家”。孔府占地16万平方米,有楼轩厅堂463间,院落九进,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所在地,报本堂、桃庙等;西路为衍圣公读书、学诗学礼、燕居吟咏和会客之所,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为招待一般来宾的客室;中路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孔府内存大批历史文物,最著名的是“商周十器”, 亦称“十供”,形制古雅,纹饰精美,原为宫廷所藏青铜礼器,清于乾隆三十六年赏赐孔府。还存有金石、陶瓷、竹木、牙雕、玉雕、珍珠、玛瑙、珊瑚以及元、明、清各代各式衣冠剑履、袍笏器皿,另有历代名人字画,其中元代七梁冠为国内仅存。孔府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贵族府邸。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子孙后代的家族墓地,孔林现有坟冢10万余座,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孔林还可称为是一座天然植物园。相传孔子去逝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现有各类古树名木10万余株,上千类花草树木,争相斗艳。孔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露天博物馆。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如林,石仪成群,各种墓碑、题记4000余块,石仪、门坊300余座。除一批著名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尚有李格非、吴宽、黄养正、严嵩、孔尚任、桂馥、翁方钢、何绍基、阮元、施润章、康有为等著名人士及孔子嫡系后裔题写的墓碑文。这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