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学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三次检测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VIP

河北冀州中学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第三次检测 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年高三历史一轮检测(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 1.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为根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于有一成不变之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家思想止步于秦汉 B. 儒家传统道德一脉相承 C. 中国传统文化一成不变 D. 中国文化排斥其他文明 2.“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各项中,与这一政治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A.“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 D.“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 3.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孔子称赞其得意门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孔颜之乐”,乐在何处: A.以德治民的情怀 B.克己复礼的规范 C.中庸之道的得当 D.仁爱道义的操守 4.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主要目的是 A. 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 弘扬和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 5.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B.“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C.“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D.“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6.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反对君主专制 7.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 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8.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西游记》体现了“天上有人”,《三国演义》体现了“朝中有人”,《水浒传》体现了“道上有人”,这种艺术展现从本质上说明了 A.封建制度的衰落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D.重视个人主观能动性展示 9.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 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 10.下列古代中国艺术形式,能以“传神写照”、“随类赋彩”、“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理论指导的是 A.国粹京剧 B.李白诗篇 C.绘画技艺 D.书法艺术 11.2009年7月20日晚,由北京市教委、国家大剧院主办的“国粹新蕾”——民族艺术进校园、京剧进课堂成果汇报演出在国家大剧院登场亮相。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还可以增长一些历史知识,主要是因为京剧 A.是兼收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形成的 B.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C.继承了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 D.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12.一位学者说:“明初虽然出现了三国演义与水浒传这样不朽的小说,但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的流行。一直要到弘治、正德以后,这两本长篇小说才得到迅速的刊刻流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最早版本是嘉靖元年刊刻的,水浒传更是只有嘉靖以后的版本。”这是因为 A.社会经济繁荣,通俗文学符合一般城镇民众的口味 B.活字印刷术发明,使得书籍的印制与流通更为方便 C.通俗文学地位上升,已列入科举考试的范围 D.政治风气开明,通俗文学的创作不再列为禁书 13.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