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季晚稻绍粳18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doc
单季晚稻绍粳18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
摘要 绍粳18是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绍粳18不同播种量直播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要获得10 500 kg/hm2以上的产量,有效穗数应控制在277.5万~285.0万穗/hm2之间,穗实粒数应在145粒以上。要达到上述要求,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直播大田播种量以45.0 kg/hm2为最佳。
关键词 单季晚稻;绍粳18;直播;播种量;经济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022-02
水稻播种量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1-3],是稻苗个体能否拥有足够的营养空间来满足根、茎、叶、蘖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培育壮苗、提高单产的关键。直播是绍兴市单季晚稻主要的种植方式,绍粳18是绍兴市单季晚稻的主栽品种之一,2015年全市绍粳18的种植面积为1.67万hm2,约占单季晚稻种植面积5.83万hm2的28.6%,且几乎都是直播,因此研究绍粳18直播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绍兴市单季稻产量乃至全年粮食产量高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2015年进行了绍粳18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5年在绍兴市高新区东湖镇皋埠村一种粮大户的承包田里实施。试验田块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耕作层厚15.5 cm,前作为冬闲田。供试单季晚稻品种为绍粳18。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播种量处理,分别为30.0、37.5、45.0、52.5、60.0 kg/hm2。3次重复,随机排列[4-6]。小区面积为133.4 m2。5个处理间除播种量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包括施肥、除草、病虫防治、排灌水等)相同。
1.3 试验实施
6月9日直播。6月8日施基肥沃夫特控释肥450 kg/hm2,6月25日三叶期施断奶肥尿素120 kg/hm2,8月18日施尿素60 kg/hm2、氧化钾75 kg/hm2,氮肥总用量约为纯N 187.5 kg/hm2;6月11日施直播净900 g/hm2防杂草,7月10日第2次除草用氰氟草酯1 200 mL/hm2+高稗斯750 g/hm2;7月18日用50%吡蚜酮225 g/hm2、唏啶虫胺120 g/hm2、康宽150 mL/hm2、纹弗1 050 g/hm2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稻虱与纹枯病,8月28日用康宽150 mL/hm2、阿维菌素1 500 mL/hm2、吡蚜酮300 g/hm2、唏啶虫胺120 g/hm2防治稻纵卷叶虫和二化螟;9月8日用阿维菌素1 500 mL/hm2防治稻曲病,9月25日用吡蚜酮300 g/hm2、唏啶虫胺120 g/hm2防治褐稻虱。11月25日成熟,由于天气原因不能及时收割,直到12月3日才收割[7]。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量与生育期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5个播种量处理的出苗期、分蘖始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相同,表明生育期与播种量多少无相关性,生产上不能用播种量多少来控制生育进程。由于单季稻生长期间(6―11月)气温比常年低从而使生育期推迟,11月雨量和雨日比常年多,成熟期推迟,全生育期增加(比常年增加约10 d)。
2.2 播种量与苗情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数与播种量成正相关,播种量越大,基本苗、最高苗、有效穗数越多,播种量为30.0 kg/hm2最少,其基本苗、最高苗和有效穗数也最少,分别只有114.00万株/hm2、326.40万株/hm2和256.80万穗/hm2,较播种量60.0 kg/hm2的208.65万株/hm2、442.8万株/hm2和302.55万穗/hm2分别少94.65万株/hm2、116.40万株/hm2和45.75万穗/hm2;成穗率与播种量呈负相关,播种量越大,成穗率越低,播种量为30.0 kg/hm2最少,成穗率最高,为78.68%;播种量60.0 kg/hm2最多,成穗率最低,只有68.33%,比播种量30.0 kg/hm2少10.35个百分点,分析原因主要是播种量越少,基本苗相应也越少,个体发育好,无效分蘖相应减少,成穗率就高。5个处理间株高、主茎总叶龄差异不大,株高只相差0.7 cm,总叶数只相差0.3叶,表明株高、主茎总叶龄与播种量的相关性不大,生产上不能用控制播种量来控制株高和主茎总叶龄。
2.3 播种量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从表3可以看出,水稻播种量与有效穗数呈正相关的关系。即播种量越大,有效穗数越多,播种量越小,有效穗数越少(播种量30.0 kg/hm2时只有256.80万穗/hm2,比播种量60.0 kg/hm2的302.5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