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半生无悔路一片痴心向黑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尽半生无悔路一片痴心向黑陶.doc

历尽半生无悔路一片痴心向黑陶   黑陶的制作出现在5 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的出现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到了春秋战国进入鼎盛时期。然而到战国后期,精湛的黑陶制作工艺失传了,精美的黑陶也在历史的星空中渐渐远去。直到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历城县龙山镇(今属山东省章丘市)发现了城子崖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黑陶吸引了无数专家和爱好者对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创办人张福荣就是这样的人,30多年来,他用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演绎了一条点土成金的文化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之路,也让黑陶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再次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追逐心中梦想 “铁饭碗”换成了“金饭碗”   “第一次接触黑陶是在1986年,那时在北京一个画画的朋友那里第一次见到黑陶工艺品,仔细观赏时,黑陶那‘黑如漆、薄如壳、明如镜、叩如磬’的特色与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从那一刻起,我就笃定,黑陶将会成为我一生的追求。”一说起黑陶,张福荣就充满激情,“黑陶点土成金的制作工艺,让我陶醉其中,时刻梦想着用自己的双手将一团团的陶土点化为一件件精美的黑陶工艺品。” 晋韵   张福荣1952年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长大后正赶上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抱着“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思想,插队到了位于山西省最北部的大同市天镇县,负责村里的文艺宣传工作。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别有一翻乐趣。3年后,身材瘦小、毫无背景的张福荣从1 000多名知识青年中脱颖而出,成为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正式职工。1976年,他幸运地被推荐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到天津大学学习电子工程专业。4年的学习生活大大丰富了他的知识体系,提升了他的个人素养。1980年毕业后,他回到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在《山西广播电视报》担任编辑、记者工作,成为一名集摄影、采编、美术于一身的全能型技术骨干。   “那时拿着颇高的工资,日常还可以靠摄影、投稿、美术等赚不少稿费,生活安逸、舒适。”身为记者的张福荣衣食无忧,生活宽裕又自在。然而,当他第一眼看见黑陶时,生活改变了。为了心中的梦想,带着对黑陶的执着,从1986年开始他上北京、跑河北、下山东,到处寻找黑陶的身影和制作工艺,在他的执着和不懈努力下,终于掌握了黑陶的制作工艺。1988年,他毅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捧起了黑陶这块“泥饭碗”,贷款3万多元,在太原晋源镇建起了山西第一家黑陶工厂――龙山黑陶工艺品厂。不久,他设计制作的工艺品被选用为“全国影视十佳导演评比活动”的奖杯,这更加坚定了他为黑陶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然而,良好的开端并没有给他的小厂带来蓬勃生机,1992年,由于工艺品市场不景气,工厂不得不关闭了。 龙凤百花薰(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永久收藏)   初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让张福荣放弃心中的梦想。1994年,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省供销学校联合,再次扬起了创业的风帆。1997年,他将已经颇有起色的黑陶工厂迁到了榆次,到了2003年的时候,在晋中经济开发区征地约13 300平方米,投资 165万开工建设集生产、科研、展览、学习、生活等功能为一体的山西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次年,一个醉人的黑陶世界由翔龙人展现在世人的面前。2005年9月,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的专家们认真考察后,最终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黑陶艺术研究所”的牌子挂在了翔龙公司。历经十几载,张福荣用他的执着和信念,演绎了一个将“泥饭碗”变成“金饭碗”的点土成金的传说。如今,张福荣的翔龙黑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在全国工艺美术行业颇有知名度,成为全国黑陶企业中的佼佼者。   开创校企合作 推进黑陶产业化转型发展   “黑陶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太迷人了,一走进它的世界就被它吸引了,它让我感觉到我所学的不是一样普通的技术,所制作的也不是一件件普通的工艺品,而是一个个承载着厚重的黄土文明的精灵。学校毕业后,我将继续在翔龙公司工作,将黑陶艺术作为我一生的追求。”可以说,每一件黑陶作品的诞生,都凝聚了翔龙人默默倾注的心血、热爱和情感,在翔龙公司生产车间实习的晋中师范高等学校黑陶班的学生乔健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他则是张福荣开创性地与晋中师范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计划受益的贫困家庭学生之一。 聚宝盆   早在2008年,张福林就深感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黑陶行业,好的工艺师流动非常频繁。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成了他当时一个人才培养转型的起点,当年他上跑教委,下跑学校,多方联系,终于在2009年,与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联合从晋中左权、和顺、介休等地招到了30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该校首次设立了黑陶班。而这些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均由翔龙公司承担,经过3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可以在翔龙公司直接上班,实现就业。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