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docVIP

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doc

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   摘要 介绍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水稻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季水稻;绿色防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035-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已由温饱型和部分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过渡,物质需求由数量向质量转化,对无公害、质量安全、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的需求迫切。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改进耕作技术,对于推进农业实现高产、高效、优质、无公害进程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全州县庙头镇宜湘河村开展实施的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为探索当地无公害水稻生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做出了应有贡献。   全州县庙头镇宜湘河村绿色防控示范点是全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该示范区位于全州县东北部,距县城35 km,距庙头镇3 km,全州至紫岗公路从示范区经过,宜湘河沿示范区南部从西向东流过,示范区面积约160 hm2。示范区经过2011―2012年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区内水泥路纵横相通,排灌沟渠配套,灌溉水源宜湘河清澈见底,水质优良;周边无污染厂矿企业,空气清新;区内土壤为潴育性潮沙泥田,耕层深度15~20 cm,通常地下水位1.0 m以上。该示范区从2013年开始组织实施以来,经过3年建设,全年双季水稻病虫害防治次数由原来8~10次下降到目前的4~6次,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实施3年来的平均产量比实施前3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3.8%,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13年9月28日广西全区(桂北)晚稻中后期病虫害防控现场会和2015年7月7日桂林市农作物生产减量化施药技术培训会均在这里召开,2013年7月16日广西区植保总站在全州县举办全区晚稻秧田病虫害防治暨农药减量控害绿色植保技术培训班,14个地市及35个县(区)植保站长参观了该示范现场。现将该示范区双季水稻绿色防控综合集成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1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群众绿色防控意识   每年早晚稻生产季节组织村组干部、种田大户、专业机防人员进行绿色防控知识培训2次,在每个村组人员集中处张贴宣传标语和开办绿色防控知识宣传栏,在田间树立绿色防控标志牌,提高了群众绿色防控意识。   2 推广种植抗(耐)病虫害品种   为了防止早稻遭受“倒春寒”和晚稻遭受“寒露风”危害,以及便于连片收割机收割,该示范区早晚稻主要选择生育期105~112 d的抗(耐)病虫害的早中熟品种种植。早稻:株两优02、株两优4024、谭两优1号、荣优286、香优616等,晚稻:天优华占、益优华占、H两优991、泰两优086、五优华占等。   3 春灌灭螟,打捞菌核,压低病虫基数   3月初稻田进行一次耕翻,沤田灭螟,并将稻田浪渣打捞出来,集中晒干烧毁。   4 实行健身栽培,提高抗病虫害能力[1-2]   4.1 培育无病虫壮秧   早稻播种时间选择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初,宜晴天或冷尾暖头时播种,选土质肥沃的稻田作秧田。秧田施45%复合肥225 kg/hm2作底肥,大田用种量30.00~33.75 kg/hm2。播种时,将400 g壮秧剂与10~15 kg细土混合后均匀撒在60个323孔秧盘孔底部,灌满泥浆后抹平播种盖薄膜。4月上旬注意通风,上旬末至中旬即抛秧前1周要加强通风炼苗,晴天揭膜,阴天揭开一半膜,搭在竹拱上。秧龄15~18 d抛秧。   晚稻播种时间选择在6月下旬末至7月上旬初,秧田施45%复合肥225 kg/hm2,大田用种量18.75~22.50 kg/hm2,种子露白时根据秧龄长短每1 kg谷种拌多效唑4~6 g,秧龄12~15 d抛秧,抛秧前2~3 d用药防治病虫害1次。   4.2 适当稀植   早稻手工点抛或机插秧,种植规格16~18 cm×26~28 cm,抛21万~22.5万蔸/hm2。适当稀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气条件,从而减少病虫害发生。   4.3 合理施肥,配方施肥,精准施肥   经过全州县庙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多年配方施肥试验,早稻早中熟品种目标产量6 750~7 500 kg/hm2,需施氮肥(N)127.5~135.0 kg/hm2、磷肥(P2O5)45 kg/hm2、钾肥(K2O)112.5~120.0 kg/hm2较为适宜,即施45%复合肥300 kg/hm2、尿素75 kg/hm2作底肥,抛秧后10~12 d施尿素105~120 kg/hm2、氯化钾105~120 kg/hm2,后期视叶色酌情施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