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来我国的夏商史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年来我国的夏商史研究

三十年来我国的夏商史研究 王震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905 ? ? 一、夏代历史文化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 ???????在先秦史的研究中,有关夏文化与夏史的研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进展最显著的领域之一。由于我们还没有发现属于夏代的系统的文字,史书中有关夏朝的记载均属于夏代之后的人的一些记述,特别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有相当多的人对于历史上有无夏王朝尚有怀疑,因而对于夏史和夏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已不能停留在文献的领域,必须与考古学相结合,也正由于此,三十年来的夏史与夏代历史文化研究的进展,也得益于这三十年来考古发掘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但也还存在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 1.何为夏文化。在商朝之前有一个夏王朝,这在国内的史学界一般是得到认可的(当然,在国外,情况还不太一样)。但是哪些遗迹、遗存、遗址亦即哪些考古学文化是夏朝的夏族人留下来的?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20世纪30年代,徐中舒、丁山、翦伯赞等学者都曾提出过仰韶文化为夏文化的说法。20世纪50年代初,范文澜、赵光贤、吴恩裕等学者提出了“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为夏文化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末,李学勤、石兴邦、安志敏等学者提出了“洛达庙类型”文化即后来称之为“二里头文化”为夏文化。洛达庙是河南郑州的一个地名,二里头是河南偃师的一个地名,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每每是以第一次发现的典型遗址的地名作为该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所谓“洛达庙类型”文化即二里头文化,它是介于龙山文化与郑州二里岗商代文化之间的一种考古学文化。 ??? 1977年考古学者在河南登封告成镇王城岗发掘出一座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城堡遗址,由于这座城堡遗址所处的时代和地望与文献记载的“禹都阳城”相近,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为此,夏鼐先生1977年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召开了一次现场会,这是我国学术界首次在考古发掘现场讨论夏文化的一次盛会。在这次会上以及会后的80年代初,学者们以文献为线索,结合考古资料,对何为夏文化形成了以下几种意见: ??? (1)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为夏文化(郑光) ??? (2)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夏文化(安金槐、李仰松) ??? (3)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赵芝荃、方酉生) (4)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为夏文化(吴汝祚、李伯谦)?? (5)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夏文化(殷玮璋) (6)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孙华、田昌五)??? (7)二里头文化一、二、三、四期为夏文化(邹衡) ??? (8)山东龙山文化为夏文化(程德祺、杜在忠) ??? 其后,随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一系列的重大发现,也有入主张晋南的陶寺文化为夏文化(王克林、刘起釘),还有人主张豫东濮阳至鲁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的遗址为夏初的都邑遗址(沈长云),总之,在有关何为夏文化的问题上,不下有十种意见。 ??? 在以上十种意见中,有三种意见人数最多,争论的最为持久,也最为激烈,一派是以邹衡先生为代表的主张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全为夏文化的说法;另一派是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二期为夏文化的说法,还有一派是主张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二、三期为夏文化的说法。这后两派又可合并成大同小异的一大派与第一派相争论。 ??? 2。推定何为夏文化的手段与方法。为何在判断何种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的问题上有如此大的歧义和争论不休呢?这当然与所依靠的证据的相对性有关,也与研究的方法、手段有关。我们知道被判定为夏文化的那些遗址,不像安阳殷墟那样出土有甲骨文,这些遗址都没有出土文字或文书来进行自我说明,因而只能靠从已知出发来推测未知,其采用的办法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限定,即寻找那些在时间上处于商代之前、在空间上位于夏都所在地的遗址。然而,就遗址的文化分期和时间而言,上世纪50一60年代的考古学文化分期认为,郑州二里岗期的商文化属于商代中期,因而叠压在它之下的二里头文化,特别是二里头文化的中晚期,就成了商代早期的文化,那么探究商代早期之前的夏代文化当然只能以此为起点,再往前追溯寻找。到70—80年代,多数学者开始认为郑州二里岗期的商文化属于商代前期,那么叠压在它之下的二里头文化也就成了夏文化。再到90年代末—21世纪初,偃师商城第一期第一段的文化遗存被认为是最早的商代文化,而偃师商城第一期第一段在时间上却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同时并存,这样,夏文化自然就落在了二里头文化第四期之前。再从碳十四测定的年代来讲,70一80年代测定的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年代范围是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有四百余年的历史,文献记载夏代的积年一般认为是471年,二者差距不大,这也是邹衡先生主张二里头文化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