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实验指南
材料力学实验指南 清华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 付朝华编写 2003.7 目录 实验室环境 材力实验常用设备 材力实验介绍(部分) 电测基本知识 常用材料数据 常用材力公式 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材力实验常用国家标准 常用实验设备 试验机 引伸计 静态应变仪 X-Y记录议 游标卡尺 材料力学实验(部分) 拉伸破坏实验 压缩、扭转实验 常用金属弹性常数测试实验 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研究实验 细长杆屈曲过程研究实验 薄壁杆件应力分布研究实验 断裂韧性测试实验 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测定实验 拉伸破坏实验 实验意义及条件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 实验安排 实验讨论 实验报告要求 思考题 实验意义 实验条件 实验目的 1 观察分析不同材料拉伸过程及实验现象 2 掌握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基本实验方法 3 测定几种典型材料的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 4 认识典型材料力学性能特点和断裂特征 5 了解材料力学基本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和试件 1 电子万能试验机 (WDW-100,CSS-2210) 2 SG50-10(20)引伸计 3 游标卡尺 实验要求和安排 拉伸性能指标 材料强度指标定义 弹性模量定义及测试方法 实验讨论 曲线处理和分析 不同材料拉伸过程和力学性质比较 断口形貌分析和比较 加载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环境对材料力学性质的影响 实验报告要求 一 实验目的 二 实验设备 三 实验方法与步骤简述 四 原始数据及实验结果( 要求有5种材料的试验数据, 数据全班共享) 1 试件原始尺寸(列表〕 2 实验记录数据(列表) 3 计算结果(列表〕 五 五种材料拉伸曲线示意图(标明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及破断说明 六 低碳钢及铸铁断口草图及特征说明 七 说明低碳钢拉伸图各个阶段特点 八 五种材料性能比较 九 本组实验曲线(标明实验人,实验材料,屈服载荷PS(或P0.2)、最大载荷Pb的位置〕 十 讨论(思考题〕 思考题 低碳钢拉伸曲线分几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低碳钢和铸铁拉伸力学性质比较. 什么叫材料的屈服极限,如何测定?塑性材料如果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如何确定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是什么?各有何特点? 低碳钢延伸率δ在载荷-位移曲线上如何表示?从试件上和曲线上确定δ数值是否相同?为什么? 什么叫比例试件,它应满足什么要求?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各有什么特点? 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有何特点,力学性能有何差异? 载荷-横梁位移曲线和载荷-变形曲线有何差别? 弹性模量的测定方法和条件是什么? 什么叫韧性?在拉伸曲线上如何表现? 试件形式: 实验曲线处理(低碳钢) 铝合金拉伸曲线 非金属材料拉伸曲线 试件断口 加载方式与应力状态 压缩断口 扭转断口 常用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扭转试验机 冲击试验机 高频疲劳试验机 电液伺服试验机 冲击试验机 高频疲劳试验机 电液伺服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 WDW-1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CSS2210(2220)电子万能试验机 电子万能试验机工作原理框图 材料试验机基本知识 WDW-10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CSS-2210电子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 实验用各种材料试样 试件材料:低碳钢 是工程上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拉伸时的机械性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般用它来说明钢材的一些特性铸 铁 其强度低、韧性差,是典型的脆性材料铝合金 质量轻、强度较高,曲线没有明显的物理屈服现象,屈服强度需要采用规定非比例伸长方法确定 复合材料 不同于金属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强度高,韧性差,断裂过程有特点高分子材料 具有高弹性和粘弹性,其弹性模量低、断裂伸长率大 低碳钢拉伸曲线四个阶段 OA(弹性阶段):试件变形是弹性的。多数材料在此范围内服从虎克定律,即应力、应变为正比关系,σ=Eε, E为直线斜率,称作弹性模量。 AB(屈服阶段):曲线出现明显的屈服现象,即应力基本上不变,而变形快速增长。下屈服点作为材料的屈服极限σS 。 σS 是材料进入塑性的标志。从屈服阶段开始,材料的变形包括弹性和塑性两部分。在试件的表面可能看到45°滑移线。 BC(强化阶段):屈服过后,材料恢复对继续变形的抵抗能力,曲线开始上升。反映了材料具有形变强化的能力,使塑性变形在试件均匀分布。C点是曲线的最高点,定义为材料的强度极限σb 。对于会产生颈缩的材料,σb 是材料均匀塑性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