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VIP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岗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语文 出题人:何敏 审题人:金秋滨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是依照道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原则和无为的行为方式治国平天下。它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它的基本理念主要是要把握好政府行为的性质和程度,尽量减损不必要、不适当的政府干预。政府的主要职能应是为民众自化自成与社会自然和谐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条件。这种治国方略也就是依道治国。老子的无为而治或依道治国方略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把道作为治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老子说,要以道莅天下,要执大象,要执一以为天下式;二是要以人为本: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三是客观公正,一视同仁: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四是严格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几个要点集中体现在老子的一句话上,这就是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能为(郭店简本《老子》)。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中的万物主要是指万民,句中的为字有两个涵义:一是违逆广大民众的自然本性和愿望要求而强行宰制,二是对万民不是引导和辅助,而是包办代替。综合分析老子关于依道治国的思想,可知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具有显著的区别:一是层次不同依道治国所涉及的是国家的发展方向等全局性问题,而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所涉及的则是国家治理的具体问题,因而依道治国可以决定或影响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向和性质;二是目标和目的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在国家基本制度的既定框架内,使广大民众循规蹈矩,从而使政权巩固,社会安定,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要使广大民众摆脱被任意宰制的地位,实现个人的自由、自为和社会的相对自治;三是由此体现出来的治国方法不同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是以统治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有为性治理,而老子的依道治国则是强调以民众为中心、政府只起辅助作用的无为性治理,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积极创造条件让民众实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老子的依道治国与儒家的以德治国和法家的以法治国虽然有着原则的不同,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为老子反对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反,我们从其强调以道修身来看,他是赞同以德治国的;从其强调对那些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来看,老子也是赞同以法治国的。不过,他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方略是依据于道的,是与依道治国方略有机结合的。依道治国的方略在汉初和唐初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现了史称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国泰民安局面。不过,汉初和唐初的依道治国只是在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精兵简政等方面采取了某些措施而已,与老子的依道治国所需要的政治基础和确定的目标相距甚远老子关于无为而治的理念,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其思想精华,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其成为富有时代精神的政治理念。 无为而治主要包括清静之治、自然之治、柔弱之治和爱民之治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间走归京师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其众数万薄金明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下面的句子中全都表现周美“”的一组是( )美以侯戍边,与州将追战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益张旗帜,四面大噪遂募兵筑万安城美独 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美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家人,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经常让他在宫中护卫自己。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 D.周美对部下很好,所得赏赐多分给了部下,在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译文 (2)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 8.“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这两句诗请简要分析。(6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