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科学,很搞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很科学,很搞笑.doc

很科学,很搞笑   北京时间9月18日清晨6点,第25个第一届搞笑诺贝尔奖(Ig Nobel Prizes)颁奖仪式在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华丽上演――什么,第25个第一届?是的,第一届再次来袭,年年都是第一届,永远年轻,永远恶搞、没正经。   这一天,哈佛大学桑德斯剧场成为全世界“逗比”教授、研究者以及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们狂欢的天堂,而活动现场的“人肉灯柱”、“人肉窗帘杆”、“扫地僧”等,也一如既往地将现场的恶搞指数,提升到了10000个百分点。   “逗比人”与“逗比奖”   搞笑诺贝尔奖,又被称为“幽默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由一个“逗比”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斯于1991年创办。   在马克看来,“好的科研成果也可能是古怪的、有趣的,甚至是荒诞的”,因此,搞笑诺贝尔奖并非是对科学的恶搞,而是“庆祝与众不同的,表彰想象力非凡的――以此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   与诺贝尔奖丰厚的奖金不同,搞笑诺贝尔奖通常没有奖金,但在2013年,获奖者破天荒地获得了“天价”奖金――10万亿津巴布韦元(约合人民币24.5元)。奖品当然也必不可少――由廉价材料制成的、保证4周内就会“土崩瓦解”的手工艺品。在整个颁奖中,看上去最“高大上”的,可能就只有评委和颁奖者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货真价实的往届诺贝尔奖得主。   搞笑诺贝尔奖虽有其戏谑成份,但获奖项目中却不乏一些有创意的科学实验设计。比如,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俄罗斯裔荷兰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的“磁悬浮青蛙”研究。   所谓“磁悬浮青蛙”,就是在一个不是铁磁性的容器中,放上两块永久(电)磁铁并使两个同极面相对,在磁铁的上面放一个和容器同质的、可活动的托盘,然后,在托盘上放上青蛙,就可以利用磁场中同极性相斥的原理,使青蛙悬浮在半空中――这便是后来制造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所在。   在磁悬浮青蛙实验进行之前,人类渴望飞翔的梦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嫦娥奔月到列子御风,千百年来,这一梦想从未停歇。   而这一实验的成功,无疑证实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可以挑战重力场,从而实现漂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磁悬浮青蛙实验,看似搞笑,却充满了狂野的想象力,而且意义深远。   10年后,安德烈?海姆和学生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中,用一种据称从垃圾箱里拣来的铅笔和胶带纸为原   材料,以近乎不可思议的简单方法,制备出平面石墨烯材料,创造了材料学上的神话,并一举摘得2010诺贝尔物理学奖。安德烈?海姆也由此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得搞笑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的双料科学家。   “灯柱君”与“扫地僧”   每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都有一位令人注目的“怪咖”――“灯柱君”吉姆?布莱特。他身上涂满金粉或银粉,持一枚同色手电筒,满场巡游,十分耀眼。对了,忘了说,他的职责是给演讲者打灯。   但如果你就此以为他只不过是个搞笑的“灯柱”,那你就小瞧他了。   听好了,吉姆?布莱特来头不小,他可是现在红遍全球的3D打印机的两个发明人之一。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3D打印机的雏形就已经问世了,只不过,那时候它还是个笨重的庞然大物。直到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伊莱?萨克斯招募了研究生吉姆?布莱特和蒂姆?安德森,他们把喷墨打印机改良并发展成可靠的、商用3D打印机,并首创了“3D打印”这个词。   现在,3D打印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通过3D打印来打印礼物、打印汽车、打印衣服、打印房子,甚至打印人体器官……3D打印技术,正以无以伦比的威力,颠覆传统制造业,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并开启一个“万物皆可打印”的造物新纪元。   在每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还有一位“怪咖”――“扫地神僧”罗伊?格劳伯,他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同样来头不小――他是哈佛大学物理学教授。   25年来,作为官方的“扫帚保管员”,罗伊?格劳伯心甘情愿地卷起袖子,勤勤恳恳、年复一年地清扫着台上的纸飞机(向台上掷纸飞机是搞笑诺贝尔奖的传统),只有2005年他旷工了,因为那一年他到瑞典去领诺贝尔物理学奖去了。   说了这么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5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获奖项目里,都有哪些科学而又逗比的研究和发现?   昆虫蛰到哪儿最疼?   最先上场的,是生理学与昆虫学奖,获奖的是一个“饱含血汗”的研究项目:被昆虫蛰到哪儿最疼?   昆虫学家贾斯汀?施密特根据自己被150多种不同物种蛰伤的记录,建立了Schmidt叮咬疼痛指数,将人类被各种昆虫叮咬之后的疼痛分级。那么,究竟谁才是制造疼痛的冠军呢?答案是食蛛鹰蜂和子弹蚁。   贾斯汀发现,食蛛鹰蜂造成的疼痛猛烈得“就像有人把通着电的吹风机扔进了你正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