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八大家之首。
(一)作者介绍 韩愈,字退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韩愈在文中多次自称“昌黎韩愈”,所以后人称之为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他幼年贫穷,三岁而孤,由兄嫂抚养成人,25岁中进士,29岁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著《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传颂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 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以复古为名的文风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 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言贵创新”,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 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 (三)古 文运动 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 “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解题 2、韩愈所说的“师”有什么独特的含义? 既不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传道受业解惑”的人。 韩 愈 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遇到疑难问题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决了。在我之前出生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 在我之后出生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学习道理啊,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高贵的,无论卑贱的,无论年长的,无论年少的,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古之学者必有师 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 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 对象 从师的态度 结果 论述 中心 1 “今之众人” “古之圣人” 2 于其子 于其身 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纵比 自比 横比 “耻学于师” “愚益愚” 从师而问 “圣益圣” 择师而教之 耻师 小学 大遗 不耻相师 曰师曰弟子……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总结表格如下: 唉!从师学习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难啊!古时候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呢;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卖家交易管理.ppt
- 南丁格尔精神铸就湖州护理的辉煌.doc
- 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doc
- 南京华宝通讯.doc
- 南京市2001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网站首页.doc
- 南京市2014年能源管理人员培训课件六1.-福州节能网.ppt
- 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doc
- 南京市栖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oc
- 南京市浦口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doc
- 南台科技大学九十九学年度毕业专题成果报告专题名称恒温控制.doc
- 2025年娄底技师学院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2025年太仆寺旗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的(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docx
- 2025年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第四批招聘方案(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年大庆市肇州县乡镇卫生院招聘医学毕业生(8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5年新化县住房保障服务中心选调工作人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最新).docx
- 2025年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第一批)招聘教职人员控制数工作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度信宜市民政局所属事业单位(信宜市社会福利指导中心)选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5年平凉市静宁县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78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5年大庆市萨尔图区招聘幼儿教师(30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docx
- 2025年宜宾市高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52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