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第三单元1水的组成综述.doc

2012届中考化学复习学案:第三单元1水的组成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2012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初中化学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 一. 教学内容 水的组成 二、考点清单 1、知道纯净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2、会观察、分析水的电解实验,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认识物质的分类:纯净物中包含单质、化合物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水的净化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简单除去水中沉淀。 2、吸附沉淀法:除去水中悬浮物及沉淀 3、过滤法:较好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4、蒸馏法:较好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二)自来水的净化过程: 取水——加絮凝剂,沉降出悬浮物——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 三)硬水与软水 1. 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4、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实验室)、煮沸(生活中)等 四)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 (1)水的污染源:①工业“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船舶的航行。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①强化水质监测;②工业“三废” 、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③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④加强船舶航行的管理。 (3)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典型例题】 例1:水体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方面均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威胁。下列行为不会对水质造成污染的是: ( ) A. 生活污水、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B. 扩大自然保护区范围 C. 向河中直接倾倒工业废水和垃圾 D. 农田里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解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①工业“三废”未达标排放;②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④船舶的航行。如:热电厂排放的热水、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水和垃圾、农业上排放的含有农药化肥的水等。因此,A、C、D选项错误。 【解答】B 例2: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属于化学过程的是( )。 A. 取水 B. 过滤 C. 吸附 D. 消毒 【解析】取水是用水泵抽水,是物理变化,过滤是将泥沙等不溶物质除去,是物理变化,吸附是用活性炭等吸附性物质将有毒、有色、有味的物质除去,是物理变化,消毒一般是向其中通入Cl2,杀死细菌,是化学变化。 【答案】选D 例3: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食盐、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冲厕所用的清洗用水。 ⑴采取 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⑵用 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⑶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后,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 【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生活污水中有不溶性杂质(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等)以及臭味。再根据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冲洗厕所,所以可溶性杂质氯化钠等不用除去。固体杂质一般用过滤法除去,生活中则可用器具将它们捞去;除去污水的臭味则利用活性炭、木炭、吸附剂或除臭剂等。 【答案】⑴过滤(或捞去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沉淀性杂质)。 ⑵活性炭(木炭等) ⑶减少污水排放;节约资源;降低生活用水成本,变废为宝。 知识点2:水的组成: 一)水的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凝固点 沸点 密度(4℃) 无色 无味 液体 0℃ 100℃ 1g/cm3 二)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实验现象:玻璃管中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与正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 )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火焰(H2) 氢气+ 氧气水 H2 + O2H2O 1、水的化学性质:水(H2O)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 水氢气 +氧气 H2O H2 + O2 2、电解水实验的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C.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