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会不会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第二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体温动态变化过程)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 * 内环境概念: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 态环境,这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复习: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组织细胞 体内细胞与外界如何进行物质交换? 与体内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直接有关的系统: 呼吸、消化、循环、泌尿 口腔(37.2°C) 腋窝(36.8°C) 直肠(37.5°C) * 成员 上午 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 2h 傍晚 6h 晚上 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问题:从表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 2.体温有年龄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 3.体温有性别差异,一般女性较高。 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 结 论 *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问题探讨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衡量肝功能受损情况的指标,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肝脏发生炎症,转氨酶即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病变可引起转氨酶升高---肝炎。 * 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以致大量尿素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尿毒症。 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糖尿病有重要意义。 *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尤其是两者都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的稳态 2、内容: 成分: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理化性质:pH值、渗透压、温度等 动态平衡 3. 特点: (1)稳态是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恒定的动态变化。 (2)不同个体有差异。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 海带、蔬菜 豆制品 *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稳态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稳态依赖神经和体液调节。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病菌等影响稳态的因素。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机体各器官、系统如何保持协调一致呢? 5、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人体对稳态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4、基础: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直接相关: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调节作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血糖过低和过高分别出现低血糖和糖尿病。 稳态失调的病例: 尿毒症、糖尿病、高山反应、高烧、腹泻、酸碱中毒、组织水肿等。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血钙过低→佝偻病 * 思考与讨论提示 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正常体温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高烧影响酶活性,导致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来退烧。 P9 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水较多地渗入细胞,造成肿胀,使细胞代谢紊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使体内缺氧。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 * P9与社会的联系: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 主要原因:体表水分蒸发多,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以及内外温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