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 电 图 基 础 同 济 医 院 儿 科 脑电图的电极安放及描记方法 电极安置:国际10~20系统,距离10% ~20%; EEG导联: 参考电极:耳电极,在耳垂处(A1-A2); 有关电极:头皮上的电极(FP1- FP2 、F3- F4、P3- P4 、C3-C4、 O1- O2、 F7- F8、T3 - T4 、 T5 - T6) ; 单极导联:有关电极和耳电极的连接,特点:波幅恒定,可记录到局部的电活动,范围广,但干扰多; 双极导联:有关电极间的电位差,特点:不接地,抵消交流电的干扰,只保留电位间的电活动,同时排除耳垂无关电极的干扰,但皮层深处的电活动不易发现; 视频脑电图图例 脑电图图例(单极导联) 脑电图图例(双极导联) 脑电图的波形种类(一) 基本频率波: α波:8-13HZ,出现在大脑半球的后半部,特别是枕部,安静闭眼时出现,睁眼时消失,波幅高,困倦思睡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β波:>13HZ,出现在大脑前半部,额部明显,注意、紧张、药物如镇静、安眠时都可引起β波增多; θ波:4-7.5HZ ︳慢波,见于婴儿和睡眠状态,病理情况下 δ波: <4HZ ︳ 限局性慢波出现于限局性癫痫、脑外伤、脑脓肿等,如果弥漫出现,特别是δ波,可见于感染、中毒、颅内压增高及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昏迷(愈慢反应脑功能抑制加深,病情更重); 脑电图的波形种类(二) 异常波: 棘波:周期<80ms(12.5HZ),和背景EEG有明显区别,是大脑皮层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各类癫痫都可见到; 尖波:周期80ms~200ms(5 ~12.5HZ),与背景有区别; 棘慢波:棘慢波综合; 尖慢波:尖慢波综合; 其它:多棘(尖)慢波、慢棘慢波,频率更慢; 三相波:最常出现于遗传代谢病、肝性脑病、尿毒症等; 高度失律:婴儿痉挛症的特有表现,包括爆发-抑制、左右不对称、不规则,大田原综合征的爆发时间更长、抑制更明显; 脑电图的波形种类(三) 睡眠波: 顶尖波(驼峰):睡眠Ⅰ期(思睡期); 纺锤波:睡眠Ⅱ期开始出现,额、中央区明显,对称或游走性出现; K综合:睡眠Ⅱ期后期和睡眠Ⅲ期,顶尖波和纺锤波的综合波,一般由于外界刺激如声音等造成; 睡 眠 分 期 分慢波睡眠(NREM期,非快速动眼睡眠期)和快波睡眠(REM期,快速动眼睡眠期); 思睡期: α波渐减少或无,频率减慢、波幅减低,但外界刺激又出现α波,后期出现顶尖波,眼球运动不规则; 浅睡期(睡眠Ⅰ期):顶尖波更明显,θ波增多、波幅增高,有时爆发,眼球运动慢、不规则; 轻度睡眠(睡眠Ⅱ期):高波幅的θ波减少,纺锤波增多,无眼球运动; 中度睡眠(睡眠Ⅲ期):纺锤波最多,声音刺激出现K综合,无眼球运动; 深度睡眠(睡眠Ⅳ期):纺锤波和顶尖波都消失,δ波和大慢波出现,波幅高,无眼球运动; 快波睡眠期:梦魇出现在REM期(梦游、夜惊出现在NREM期),间歇性快速眼球运动; 清醒期 EEG 困倦期(α节律解体 ) NREM Ⅰ期(顶尖波 ) NREM Ⅱ期(睡眠纺锤波 ) NREM Ⅲ期(K-综合 ) NREM Ⅳ期(极高波幅δ波 ) REM 期(类似于困倦期,但显整齐,快波与慢波交替 ) 诱 发 试 验 过度换气:喘气3分钟,4岁以下儿童不合作可吹气3分钟,造成轻度碱中毒,主要用于各类癫痫的诱发,最敏感的为典型失神发作; 闪光刺激:在患儿的眼水平方向放一闪光灯,以20-50HZ频率的强光刺激,做时闭眼,用于光源性癫痫和枕叶癫痫的诱发; 睁闭眼反应:睁眼3秒,再闭眼,观察背景波的变化,主要是枕区改变,即α和θ波的抑制(睁眼时),但年龄愈小愈不明显,青少年肌阵挛癫痫闭眼时放电明显; 剥夺睡眠诱发:用于各类型的癫痫、尤其是夜间发作癫痫的诱发。 脑 电 图 报 告 内容:背景(节律、波幅、双侧对称与否、调节调幅)、快波、慢波、睁闭眼、过度换气、睡眠波、异常波等; 术语: 节律:3个同样大小的波接连出现;活动:2个同样大小的波接连出现;散发。 长程:持续5~10秒连续出现;短程:持续2~3秒;中程:持续3~4秒;散在:1秒以下; 低波幅:25mv以下;中波幅:25~75mv;高波幅:75~150mv;极高波幅:150mv以上。 药物对脑电图的影响 水合氯醛:加深睡眠,对背景有影响; 氯硝基安定:可导致EEG大量快波,对EEG异常放电造成干扰; 儿童脑电图的特点 总体发育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高,波幅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 新生儿:出生到一月,低波幅15~50μV,δ波占优势,清醒和睡眠差别不大; 1月~1岁:6月前δ波占优势,6月后θ波占优势,低~中波幅20~50μV,2月后的婴儿可见到睡眠中纺锤波; 1岁~3岁:30~60μV的θ波,枕区占优势,发育快的婴儿2岁可见到枕区α波; 4~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