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建设进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数据分析和信息化建设进展.ppt

诊断 填卡 报告 复核 医疗机构 院内报告流程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国家对接 业务流程 诊断 自动抽取HIS系统《报卡》信息 备案 网络直报系统信息复核 医疗机构 中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登录界面 2004年1月1日开始启用 信息录入界面 报告数据的管理 审核 订正 分析 上报 CDC 报告数据的管理 各级疾控部门负责对传染病数据进行管理 审核—订正—查重 质量评价 漏报调查 报告数据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更正。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管理人员每日上网对辖区内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报告信息及时反馈报告单位或向报告人核实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进行报告信息审核时,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应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对误报、重报信息应及时删除。 对于其他传染病报告卡,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无误后,于24小时内通过网络对报告信息确认。 报告数据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或排除病例时及时订正。由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订正过的病例需要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再次进行订正。 报告数据查重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删除 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 未及时报告率(%)、 未及时报告构成比 未及时审核率(%)、未及时审核构成比 重卡率 网络运行率 完整率:报告卡中与传染病控制有关项目:如患者现住地址、联系电话、学生和托幼儿童具体学校幼儿园名称等的缺失率。 逻辑错误:诊断日期早于发病日期,报告日期早于发病日期,年龄与职业不匹配等现象。 漏报调查 医疗机构内部自查和各级疾控中心统一组织 检查医院门诊登记情况与传染病报告情况是否符合 检查具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登记与传染病报告情况是否符合 发现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传染病数据的利用和分析 数据分析利用 数据分析利用 基本项目描述 性别、年龄、住址、职业、单位 时间变化 地区分布 随时间的地区演变 发病预测 病例分类与分型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需要分型报告 乙型肝炎、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西城25.2%,外省17.4% 西城25.2%,外省17.4% 传染病规范化报告及分析 西城疾控中心 张 燕 2014.3 框架 传染病报告依据 传染病报告 报告数据质控 报告数据利用 传染病报告相关依据 法律 法规 规范性文件 西城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规范 传染病报告相关依据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法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管理办法》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规范性文件 卫生部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 国家疾控文件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年试行版) 西城区传染病信息报告规范 《北京市西城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方案》 《西城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传染病报告相关依据 传染病报告 属地管理原则 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行政管理区域,及时报告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传染病报告病种 1989年前 1989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2+22+11=35 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修订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25+10=37 2008年5月增加手足口病,按丙类传染病管理 2+25+11=38 2009年4月增加甲型H1N1流感,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2+26+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