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讲述.doc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讲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讲述

2015/2016学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命题人:傅兰芳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周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这一“工程”是指 A.隋唐大运河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 2.“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是 A.游牧经济 B.工业经济 C.小农经济 D.商品经济 3.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4.《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这种技术出现于 A.西周 B.秦朝 C.南北朝 D.明朝 5.有西方人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人的钱:一是树叶(茶叶),二是泥土(瓷器)。下列产品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是①丝绸 ②青花瓷 ③白瓷 ④粉彩瓷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④② 6. 西汉初年,“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针对这种现象,西汉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 官营专卖??? ????B. 劝课农桑 C.轻徭薄赋?? ? D.朝贡贸易 7.《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8.“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丝绸之路”的产生主要体现古代中国的棉纺织业成就 C.明清政府的对外政策促进了丝路商贸繁荣 D.丝绸之路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9.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 A.“每天政府派人击鼓三百响后,众人才可以出来做生意。” B.“西市有很多波斯商人,他们能辨识珠宝。” C.“坊市不分,昼夜不分,商业贸易遍布长安城每个角落。” D.“草市有很多的樵客卖材和渔家卖水货。” 10.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 D.反腐倡廉的政策 11.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A.禁绝商人下海贸易 B.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12.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13. 明朝成化年间,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时与其兄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地。此举反映了 A.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C.徽人独具商业传统????????????????D.农产品商品化增强 14.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中国棉花价廉物美,畅销海内外 B.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步取得优势 C. 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非常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