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互联网+”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docVIP

探讨“互联网+”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互联网+”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doc

探讨“互联网+”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用人单位“互联网+”大形势下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要求更加高,人岗脱节的就业现象日益突出,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根据自己教学体会,在互联网+时代的,如何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进行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 计算机专业 改革   当今,计算机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用人单位这个大形势下对毕业生的计算机技能要求也是有增无减、与日俱增,人岗脱节的就业现象更是日渐凸显、日益突出,怎样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根据自己教学的切身体会,在互联网+时代的,如何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有效进行改革,值得进行探讨。因此,就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如何改革?草拟本文,粗浅谈谈,以求共勉。   1.改革培养要素,定位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计算机作为整个信息传输的支柱载体,已经广泛地应用和渗透到科研、教育、生活和生产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却面临“难招难留难就业,难教难管难提高”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变固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状况,对其所涉及的培养要素(目标、对象、机制等)进行改革,就成为迫切需要,亟待解决。   2.明确教育目标,紧扣培养规格。对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学校办学与产业发展脱节,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脱节,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生的适应性不够。我们要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育教学要明确教育目标,紧扣培养规格。不妨采取如下举措:   (1)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和“精”而不求“深”,更不求“博”,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2)根据社会用工需求,灵活应变适时调整与细化专业设置,形成特色和优势,满足计算机技能型紧缺人才市场需求。如培养电视广告、动漫制作、软件美工、广告设计、网页制作、三维动画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实现专业与市场对接。   (3)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如通过模拟工厂环境,开展仿真实践教学等,实现专业与企业、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平稳对接。同时,要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完成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进而真正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低进高出”。   通过这些措施就能为最终实现人人能成才、人人得发展、人人好就业的教育目标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和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的状况,必需改革原来单调、固定的教学手段,实现教材、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并存且有机结合。   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教材、网络、等等,更需要实训基地它的建设应按照先进性、真实性、工程性、开放性的原则,实行计算机类专业与电脑公司、通信技术公司共建网络、服务器、综合布线实训室,并将结合 “互联网+”实际应用,将实训基地建成具备多类网络架构的真实环境,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技术与工程中心,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使理论、网络、实训教学手段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4.增加实践形式,强化技能训练   为了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必需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因此,改变由过去单一的上机实习,增添为课堂练习、上机实习、专题设计、课程设计多种实践教学形式。   计算机类专业课课程设计是一门计算机专业课课程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