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初值定理 (4)终值定理 (4)终值定理 (4)终值定理 图1-?66 非一一对应性质 (5)非一一对应性 这是Z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 (5)非一一对应性 这是Z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 表1-7 Z变换的性质 (5)非一一对应性 这是Z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 表1-7 Z变换的性质 二、脉冲传递函数 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2.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3.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1)已知对象G(s)或由对象的输入输出信号求得G(s)。2)求这个对象的单位脉冲响应g(t)=L-1[G(s)]。3)求g(t)的采样函数的Z变换,即G(z)=Z[g(t)]。 2.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图1-?69 对象之间没有采样器 图1-70 对象之间有采样器 2.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2.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2.串联环节的脉冲传递函数 图1-71 闭环采样控制系统 3.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图1-72 例1-10图 表1-8 五种典型采样系统的框图及输出量的Z变换C(z) 图1-75 对象特性曲线 (7)位移定理(实域中的迟延定理)设L(f(t))=F(s), 表1-5 拉氏变换对照表 (7)位移定理(实域中的迟延定理)设L(f(t))=F(s), 表1-5 拉氏变换对照表 (7)位移定理(实域中的迟延定理)设L(f(t))=F(s), 表1-5 拉氏变换对照表 二、传递函数 1.定义2.传递函数框图的运算法则 1.定义 1.定义 1.定义 1.定义 图1-?60 传递函数框图 1.定义 图1-?61 比较点和引出点框图a)比较点和引出点 b)比较点和引出点的移动 2.传递函数框图的运算法则 (1)比较点交换法则和引出点变换法则 比较点(汇合点)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输入信号进行加减比较的元件,在调节系统中实际上就等于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之差。(2)串联运算法则 若干个环节串联,总的传递函数等于每个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3)并联运算法则 若干个同向环节并联的传递函数等于所有并联环节传递函数之和。(4)正、负反馈运算法 图1-?64所示为一环节(传递函数为W1(s))与反馈环节(传递函数为W2(s))组成反馈系统时的情况。(5)开环与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6)闭环系统偏差信号e(t)与输入信号r(t)间的关系 如图1-?65b所示,E(s)=R(s)-X(s)。 (1)比较点交换法则和引出点变换法则 图1-?62 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 (2)串联运算法则 (2)串联运算法则 图1-?63 并联环节的传递函数 (3)并联运算法则 (3)并联运算法则 图1-?64 反馈系统的传递函数 (4)正、负反馈运算法 。 1)负反馈情况。2)正反馈情况。 1)负反馈情况。 1)负反馈情况。 2)正反馈情况。 2)正反馈情况。 图1-?65 开环与闭环系统传递函数 (5)开环与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6)闭环系统偏差信号e(t)与输入信号r(t)间的关系 第九节 Z变换与脉冲传递函数 一、Z变换二、脉冲传递函数 一、Z变换 1. Z变换的定义2. Z变换的性质3.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 1. Z变换的定义 1. Z变换的定义 1. Z变换的定义 表1-?6 常用函数Z变换表 1. Z变换的定义 表1-?6 常用函数Z变换表 2. Z变换的性质 (1)线性性质(2)位移定理(3)初值定理(4)终值定理(5)非一一对应性 这是Z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 (1)线性性质 (2)位移定理 (2)位移定理 (2)工作流量特性 图1-51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调节阀的实际工作流量特性 4.调节阀公称通径的计算 1)根据工艺条件,确定计算流量和压差。2)用相应的流通能力公式计算C值。3)根据开度要求,圆整计算所得的C值,选取与该C值相应型号的调节阀的公称通径。4)验算开度范围。1)调节阀的最大流量qmax为2)调节阀的最小流量qmin为3)调节阀阀前(绝对)压力为4)调节阀阀后(绝对)压力为5)调节阀前、后两端压差为6)计算蒸汽的压缩系数ε。7)按最大流量计算的流通能力Cmax为8)按最小流量计算的流通能力Cmin为9)验算。 第七节 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的试验测定 一、反应曲线法(飞升曲线法)二、脉冲反应曲线法(矩形波反应曲线法)三、频率特性法四、机组起动→运行→停车数据动态分析法 一、反应曲线法(飞升曲线法) 图1-53 反应曲线与脉冲反应曲线a)反应曲线 b)脉冲反应曲线 一、反应曲线法(飞升曲线法) 图1-54 频率特性实验 二、脉冲反应曲线法(矩形波反应曲线法) 在短时间内,在输入端加一矩形波干扰作用,记录下输出端被调参数曲线,叫脉冲反应曲线,如图1-53b所示。 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上岸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附带参考答案与详解.docx
- 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每课时探究训练(含答案)汇编(含六套题).docx VIP
-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精品课件PPT.ppt VIP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docx VIP
- 大模型推理加速的优化实践-2024全球机器学习技术大会.pdf
- GB50858-2013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docx
- 三亚太阳湾柏悦酒店宴会服务研究.docx
- 钢结构工程计量与计价培训资料.pptx VIP
- 中国普通流通纪念币完整目录(127枚)(1984年-2023年).pdf VIP
- 2025年科级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