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第九章民事行为.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第九章民事行为

法律关系变动 民事行为 第九章 民事行为 第一节 民事行为概述 法律关系变动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三、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单方、双方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独立民事行为和辅助的民事行为 生前行为和死因行为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 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 有因行为和无因行为 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四、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口头 书面 第二节 意思表示 一、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意思表示的分类 三、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四、意思表示的不自由 五、意思表示的解释 一、 意思表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意思表示:是指民事主体将欲产生一定民事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从而使对方当事人或社会知晓的活动。 构成要素 二、 意思表示的分类 无相对人 有相对人 三、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一)虚假表示 (二)伪装表示 (三)隐藏表示 (四)错误 (五)误传 三、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一)虚假表示 自知并非真意的意思表示,亦称真意保留或非真意表示 甲2在朋友称其鞋子漂亮时,开玩笑说:“你喜欢,就送你!” 构成要件: (1)虚假表示行为,在内容上具有法律效力,使人感觉其愿受其约束; (2)表意人自知不一致; (3)表意人内心不希望该表示发生法律效力。 效力:原则上有效,表意人应受其约束,但相对人明知表意人的表示与意思不一致的,该表意行为无效。 三、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二)伪装表示 亦称通谋虚伪表示、假装行为。 甲5为逃避债务,将厂房赠乙5,后又将房屋卖给不知情的丙。 构成要件:(1)当事人双方皆欠缺内心的真意;(2)表意人此项非真意的意思表示为对方所明知; (3)对方进一步实施非真意的合意表示。其中通谋为核心。 效力:原则上无效,但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 相关法律规定:《民法通则》为此规定了“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而这都存在目的违法和伪装行为的可能,但“恶意串通”以通谋为必要条件;“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以伪装为必要条件。 三、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三)隐藏表示 非真意的意思表示,真意为发生另外的法律效果。 甲3欲将1万元送给乙3,担心家里人不同意,就伪书1万元的买卖合同。 效力:通说认为,在隐藏行为中,虚假表示无效,隐藏真实意思的表示是否有效,应以该真实意思的相关法律确定。 三、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四)错误 无意识的非真意表示 构成要件:(1)由表意人自己的原因造成;(2)内心真意与表示不一致;(3)表意人不知不一致;(4)错误是严重的;(5)错误必须存在意思表示成立之时。 错误通常有三种情况:表示内容错误;表示行为错误;表示动机错误。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未直接规定错误,而规定了行为人对行为内容的重大误解。包括了错误和误解两个概念,包括了表意人的认识和表达错误,相对人的理解和表达错误,以及表意人的错误陈述等情形。 效力:对重大误解的效力,《民法通则》第59条和《合同法》的第54条的规定,当事人可请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撤销。当事人未予以撤销以前,其意思表示有效。 三、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五)误传 非表意人的无意识的错误传达 效力:是中间人的无意识错误传送,但在性质上视为表意人的错误。适用于重大误解的有关规定。 《民法通则》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