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营养成分: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 ②调节成分: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③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胞内蛋白和胞内酶: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有关酶、复制转录翻译有关酶等。 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 胰岛素: 作用:唯一降低血糖的因素; 途经:增加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作用:升高血糖; 途径:增加血糖来源。 1、先天性 2、广泛性(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二)、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反应中抗体的比较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球蛋白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起过敏反应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免疫反应 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球蛋白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反应结果 反应时机 分布 性质 比较项目 相同点:都是浆细胞分泌;都产生抗体;第一次接触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不同点:抗体分布位置;反应时机;作用对象。 过敏反应概念: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 * * * 课堂互动探究 热点考向示例 活页规范训练 随堂达标检测 * * 第2讲: 人体稳态和免疫 2015备考·最新考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 ⑨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如温度、pH的改变会影响酶的活性,细胞的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 ④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变化处于稳态中。 ⑤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⑥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⑦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⑧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与调节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体液,但都经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 活动实现。免疫系统则对稳态调节和维持起保证作用。各器官系统的 分工协作可在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中体现。 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③与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有关的四大系统:消化.呼吸.泌尿(排泄).循环. 考点一: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必记结论 ⑩辨析血液、血浆与血清 ▲血液:一种结缔组织,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血浆:属于细胞外液,是血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其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和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血清:血液凝集后,上层淡黄色的液体即是血清(下层是血块)。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中不含.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官腔、囊腔以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精液等液体虽来自于内环境,但不是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被分泌后可以与外界直接接触,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3)CO2浓度最高到最低:组织细胞-组织液-血浆 O2浓度最高到最低:血浆-组织液-组织细胞 气体通过自由扩散顺浓度差运输。 (2)酸碱度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缓冲对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 7.35-7.45 )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HL]过多时) HL+NaHCO3→NaL+H2CO3 H2CO3→H2O+CO2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H2CO3→2NaHCO3 呼吸运动排出 肾脏排出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 0℃左右 。 幼年成年老年;女性男性。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 (770KPa) 相对稳定,动态平衡! 1.渗透压的概念: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_50Ah-BEV电池产品规格书.pdf VIP
- SL714-2015 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2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doc VIP
- 江苏开放大学插花艺术课程大作业.doc
- 《中国医疗保险学》出版:医疗保险的改革体制管理及模式分析研究.pdf VIP
- 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pdf VIP
- HSK三级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安徽淮南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二级公司外包服务人员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度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必考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搪玻璃反应釜安装验收确认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