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继增苏轼流寓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doc
三苏文化高层论坛论文
苏轼流寓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
——兼探苏轼灵柩从常州移至今河南郏县的路径节点
刘继增
摘要:运用古典文献学、历史地理学、地方文献学的学科方法,三维关照,探究苏轼流寓人生中“最后一次行程”的路径节点、探究苏轼流寓人生中“最后一次行程”的终点,以期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战略的实施,提供应有的学术支撑。
关键词:苏轼 流寓人生 终点 探究
Abstract: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history, geography, literature of the subject of local methods, three-dimensional care, explore Su Refugees life Last trip, the Central Plains paths and nodes, explore Su Refugees life last trip in the en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mmon spiritual heritag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novation strategy, should provide important academic support.
Keywords: Su Refugees explore life last stroke end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卒于常州,次年,即崇宁元年1102)春,苏过兄弟扶其灵柩移至长眠处,完成了他流寓人生的“最后一次行程”。
苏轼的“最后一次行程”究竟如何走?学界大致有“三说”并存,一是“自淮入汴至陈陆p214二是“自淮入汴、经惠民河至颍昌出陆至郏城”说:“崇宁元年初,苏轼三个儿子苏迈、苏迨、苏过护其父灵枢从常州,经运河的润州(今江苏镇江)、扬州(今江苏扬州)、楚州(安徽),过淮水(楚州至泗州段),入汴水,沿泗州(今安徽泗县)、宿州(安徽宿州)、南京(今河南商丘),入惠民河(汴梁——颍昌段)出颍昌,走旱路,沿许洛古道,移往郏城安葬陈陆52里,是北宋京畿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司的驻地、治所,有“天下四通八达之地,利漕运而赡师旅269p6592之誉。“泝汴至陈陆陈陆数计决见发,陈间陆p1588王齐俞,字文甫,嘉州犍为(今四川乐山)人。苏轼妻族。先世戍黄寓居武昌(今湖北鄂州)。苏轼除贬黄州,无一旧识者,“居十余日,有长而髯者,惠然见过,乃文甫之弟子辩。留语半日,云:“迫寒食,且归车湖。”仆送之江上,微风细雨,叶舟横江而去。仆登夏隩尾高丘以望之,仿佛见舟及武昌,乃还。尔后遂相往来。” ⑸p2260在黄州,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雅称其为“江南蜀士”,足见二人交友之深厚。苏轼是次安排,后因至南都(今河南商丘)得旨“常州居住”未果。
二是建中靖国元年北归。元符三年(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苏辙同时遇赦,苏轼以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外州军任便居住;苏辙提举凤翔上清宫,上谢表归颖昌居住。苏辙为颍昌与子孙团聚,安顿下来之后,遂托黄师是致信其兄苏轼,劝其归颍昌相聚。苏轼行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收到苏辙信后,“不忍违之”,改变“本欲居淮、浙间”的打算。“计泝汴至陈留,出陆也”,至颍昌与兄弟团聚⑸卷七十一p1687。并请时任江淮发运副使的姻亲黄师是帮忙代觅挽舟之人:“猶欲仰干一事,为绝少挽舟之人。四舟行淮、汴间,每舟须添五人,乃济。公能为致此二十人否?乞裁之。可否,幸早示谕。此间亦可求五七人,公若致得十五人,亦足用。”从“恃眷干扰,死罪,死罪。”之语,可看出急于成行的心情⑹卷五十七p1742。行期定在六月上旬。然而一个月后,东坡处于对朝政之忧,为“省力避害”,改变了赴颍昌居住的决定使之未能成行。
再者,在陈留苏轼有与蜀之里人相遇、“得旨舟行”的经历。元祐八年(1093)八月十三日,苏轼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知定州,其官衔全称: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督总管、:知定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使、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据《宋史·地理志》载,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绍趋陈绍陆趋陈p1362
二、苏轼节点参chou)。”⑴卷九p119参参参汴水穿中,有上水门、下水门参p1389,文云:“兄归自南,没于毗陵。诸孤护丧,行于淮、汴,望之拊膺。”自嫂之亡,旅殡西圻,九年于今。兄没有命,葬我嵩少,土厚水深。迈往告迁,及迨初妇,灵輀是升,道出颍川”,又曰:“茔兆东南,精舍在焉,有佛有僧,往寓其堂,以待兄至。”王闰之灵柩至汝州郏城茔兆旁宋仁宗敕修的广庆寺内停放,以待苏轼灵柩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