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馆藏文献历史来源之基本考察.doc
陕甘宁边区图书馆馆藏文献历史来源之基本考察
摘 要: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建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贯彻边区的文化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走群众路线的办馆道路、发扬艰苦奋斗的办馆精神,广开思路,多方筹措文献,扩充图书藏量,馆藏来源广泛,征求渠道多样,文献内容丰富。他们从边区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传播马列主义和革命文化,培养教育党的干部,收集保存革命文献,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服务,为边区政治文化建设服务,源源不断地给边区干部群众输送精神食粮,帮助边区一级的在职干部学习,是边区政府系统干部的文化源泉,对提高党的理论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图书馆事业的一面光辉旗帜。
关键词:陕甘宁边区;图书馆;馆藏文献;历史来源;基本考察
陕甘宁边区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土地贫瘠,生产落后,土匪、二流子、封建迷信、缠足、巫医、赌博、童养媳、吸食鸦片等陋习在边区非常盛行[1]。方圆几十里找不到一个学校,穷人子弟入学无门,文盲高达99%[2],卫生条件差,死亡率高,婴儿死亡率高达60%,成人死亡率高达3% [3]。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面对经济、文化、自然条件落后、日寇疯狂侵略、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残酷现实,全党同志感到迫切需要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来指导边区的革命斗争,用先进的文化来武装干部和群众的头脑,党中央审时度势,在整个边区广泛实行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政策,大张旗鼓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教育活动,普及文化知识,介绍马列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基于这种革命斗争的背景,在恢复江西中央苏区图书馆的基础上,陕甘宁边区图书馆事业在陕北沟沟壑壑的黄土地上得到迅速发展。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至1949年全国解放,十年多时间,贫瘠落后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创建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达100多个[4],中共中央机关图书馆、社会公共图书馆、院校图书馆、团体机构图书馆等馆类应运而生,各级各类图书馆广开思路,多方筹措文献,扩充图书藏量,馆藏来源广泛,征求渠道多样,文献内容丰富,生气勃勃,景象万千。
一、中央苏区图书馆馆藏是基础
1934年10月,我党在江西中央苏区创建的中央党校图书馆、中华苏维埃中央图书馆、红军大学的“列宁室”等,随中央红军一起离开江西苏区,进行了战略性大转移――二万五千里长征[5],面对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而且还要经常与空中侦察、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到处是穷山恶水,爬雪山,过草地,尽管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想尽了一切办法,费尽了许多周折,苏区三个图书馆保存下来的革命文献还是大部分遗失在长征路上。张闻天夫人刘英作为中共中央秘书跟随党中央机关长征,刘英曾讲,那时毛泽东身体较弱,有时躺在担架上看书。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的书仍不间断,主席读的书有《反杜林论》、《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经过长征保留下来的文献只有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随身携带的这些少量的书刊资料,就是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献,为陕甘宁边区最早建立的中共中央图书馆、鲁迅图书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艰难而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党中央机关和警卫部队不惜生命,保护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献,不少红军将士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二、社会各界的捐赠
1、革命领袖的捐赠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包围之中,通往边区的交通要道都有重兵把守,延安几乎和外界切断,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物质资料非常匮乏,图书馆资料来源就更加艰难。基于这种情况,革命领袖首先带头,拿出自己有限的生活津贴和图书资料捐赠给图书馆,充实馆藏。1939年7月20日,在毛泽东倡导下成立、专门为我党培养妇女干部的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在开学前捐赠了自己的薪水300元,彭德怀捐款200元帮助中国女子大学图书馆购买图书,董必武和邓颖超等也捐款帮助女子大学[6],周恩来给女子大学图书馆也捐赠了一些图书。1939年冬,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视察鲁迅图书馆后指出,鲁迅图书馆规模较小,图书数量也不多,于是,将这一情况上报边区政府,边区政府“决定将该馆加以扩大,补充设备,添购图书,以供各界人士阅览,便利研究”[7]。毛泽东同志知道情况后捐款290元,边区主席林伯渠捐款300元[8],用于购买图书。1941年,中共中央图书馆成立后,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李维汉、徐向前、杨尚昆、邓颖超等同志都先后给中共中央图书馆捐赠过他们个人的书籍,这些图书都盖有每位领导人的藏书章或签名。毛泽东捐赠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