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docVIP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doc

黄鳝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研究   摘要 选取食盐、甲醛、硫酸铜、生石灰、高锰酸钾5种常用的消毒药物配制成不同浓度药液,采用浸泡的方法对黄鳝进行处理,观察黄鳝的耐受性反应。结果表明,黄鳝在不同药液、不同浓度中的反应不同,个体较小者耐受性更差,高浓度、长时间浸泡更容易引起黄鳝死亡,死亡症状表现为体表黏液增多,黏膜呈块状脱落,咽部红肿、鼓起,肛门红肿、外突。   关键词 黄鳝;消毒药物;耐受性;反应   中图分类号 S948;S96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42-02   黄鳝(Monopterus albus)俗称鳝鱼,属硬骨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属,为淡水底栖鱼类。在国内,除西北和西南部分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常栖息于湖泊、河道、沟渠、堰塘及稻田中,是我国重要的名优鱼类之一。黄鳝体表光滑无鳞,黏液丰富,能用咽腔和表皮呼吸。黄鳝体表直接接触水体,也就更容易受到水质影响。近年来,黄鳝人工养殖得到了大力推广,同时也受到了如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的危害,在养殖生产中,人们也就越来越重视水体的消毒和黄鳝的药物预防[1-3]。在此,笔者采用了5种常用的消毒药物,对黄鳝进行耐受性反应观察,以期为黄鳝人工养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市场随机购买一批规格相近的黄鳝,平均体重(24.7±1.2)g/尾,买回后置于实验室塑料盆中暂养3 d,使其适应试验环境。挑选活动力强、体质健康的个体进行分组,每个试验组均设3个平行试验组,同时设置1个对照组,每组用黄鳝10尾。   暂养和试验用黄鳝均置于塑料盆中,塑料盆尺寸为56 cm×42 cm×50 cm。试验在室内进行,试验水温为22 ℃±1 ℃。   1.2 药物配制   供试的5种渔药分别为食盐、甲醛、硫酸铜、生石灰、高锰酸钾,均为分析纯试剂,参照鱼病防治中常用浸泡浓度,设置药物浓度梯度。分别配制食盐(NaCl)1%、3%、10%,甲醛(HCHO)50、100、500 mg/kg,硫酸铜(GuSO4)1、5、10 mg/kg,生石灰(CaO)6、12、60 mg/kg,高锰酸钾(KMnO4)1、6、12 mg/kg 5种药物各3种不同浓度的药液15 L,均分3份,每份各5 L盛装于塑料盆中,将测试黄鳝放养在其中,每盆饲养黄鳝10条,同时设置1个对照组,对照组为过滤曝气的自来水,定期观察记录统计[4]。   2 结果与分析   2.1 消毒药物对黄鳝存活率的影响   观察48 h后,整理、记录5个试验组的黄鳝死亡率。试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黄鳝对硫酸铜溶液最为敏感,耐受性较差;对甲醛、生石灰、高锰酸钾溶液耐受性次之;对高浓度食盐溶液也很敏感。   2.2 黄鳝对消毒药物的耐受性反应   2.2.1 NaCl组。当浓度为1%时:5~60 min,黄鳝身体扭动,尾部卷曲,部分身体开始缓慢翻转,持续几分钟后趋于平静;1~4 h,黄鳝趋于平静,在盆底缓慢运动;4~12 h,大部分黄鳝在盆底缓慢运动,个体较小者头部缓慢上伸,然后回缩;12~24 h,黄鳝在盆底缓慢运动;24~48 h,黄鳝继续平静缓慢运动,未见有异常症状。当浓度为3%时:5~6 min,黄鳝上下蹿动,稍微停歇后又开始上下蹿游,少数贴盆底游动;1~4 h,个体较小的黄鳝咽部开始出现红肿;4~12 h,多数黄鳝出现咽部红肿,腹部朝上;12~24 h,黄鳝出现身体僵直,体表黏膜脱落,咽部鼓起、红肿,肛门红肿外突,死亡黄鳝4尾;24~48 h,黄鳝全部死亡。当浓度为10%时,5~60 min,黄鳝出现剧烈躁动,停歇约30 min后又开始出现剧烈躁动;1~4 h,黄鳝身体扭曲,尾部卷曲,咽部、肛门始红肿,个体较小的黄鳝开始出现死亡,然后体表黏膜开始脱落,身体僵直;4~12 h,大部分黄鳝出现死亡,死亡症状表现为体表有出血点,黏膜脱落,咽部、肛门红肿,身体僵直;12~24 h,最后黄鳝全部死亡。   2.2.2 HCHO组。当浓度为50 mg/kg时:5~60 min,黄鳝在盆底缓慢游动;1~4 h,黄鳝在盆底处于安静状态;4~12 h,黄鳝基本处于安静状态,其中有2尾短时间扭动;12~24 h,部分黄鳝有缓慢扭动,少数黄鳝尾部黏膜开始脱落,然后体表黏膜开始脱落;24~48 h,黄鳝体表黏膜脱落,无其他明显症状。当浓度为100 mg/kg时:5~60 min,黄鳝在盆底缓慢游动;1~4 h,黄鳝基本在盆底处于安静状态,少数黄鳝向水面游动;4~12 h,黄鳝基本处于安静状态,其中有2尾体表粘液开始增多;12~24 h,黄鳝体表黏液增多,部分黄鳝开始出现体表粘膜块状脱落,咽部、肛门红肿,黄鳝开始出现死亡;24~48 h,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