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概要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柏杨 2、作者在本文中表达了什么主张? 借书必还 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2、作者分析了书主不愿外借的哪三点原因,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自然段) 3、有的书主采取了哪些阻借和乞还的措施,结果如何?(7、8自然段) 有的书主在书上印文,婉转陈词,恳求借者主动归还,结果是求情的话也不能打动借者不还的铁石心肠。 风趣辛辣,诙谐幽默,有调侃和夸张。 6、一个人省吃俭用,好容易买了几本视同性命的巨著,却被列强瓜分,实在疼彻心扉。如何理解“列强瓜分”一语? 明确:让读者联想到旧中国被列强瓜分的惨痛历史,激发读者的愤慨之情,既表现对借者的强烈谴责,又表达对书主的极大同情。 文章思路 探究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色?有些句子,你能读懂吗? 该文时而穿插使用文言词语,时而又使用通俗口语,还不时出现“柏杨先生”,这样“不伦不类”的语言运用,给人谐趣、新异、洒脱自如的感觉。 大雅的古代文言,大俗的现代市井口语故意“用词不当”,不伦不类、亦庄亦谐 1、“顿起杀机”、“伟大的景观”、“举家潜逃” 、“列强瓜分” 。 2、“盖‘书香’也者”、“‘自欧风东渐’”、“雀跃曰:‘哎呀,老哥,借给俺瞧瞧!’一场悲剧于焉上演”、“该自从盘古立天地”、“”夫珠宝失踪或被借,或被偷,没有下文,还可告到衙门”、“此锤非铁榔头,乃拳头也”、“怎能不潸然泪下欤”、“吾友郭衣洞先生”、“宣称内急”、“在大门还听他诧曰:‘真出了鬼……’”、“又岂能打动他的铁石心肠乎哉”、“呜呼!打火机不见啦不过略施小计,以示薄惩”,如此等等。 故作夸张,痛快淋漓 令读者会心一笑,引读者“严重关注” 1、“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八十年交情从此一笔勾销”、“冒着杀头的危险而把书借人”、“最后忍无可忍,终于在他卧室里人赃俱获” 。 2、“知识分子最大的伤心之事,莫过于书被人借去如石沉大海,等到自己需要时,呼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 巧妙利用谐译讽刺,极尽讽刺之能事,让人啼笑皆非! 1、“喂死剂”(威士忌)、“白烂弟”(白兰地)、“拿破轮”(拿破仑)。 2、另如把癌症谐译成“砍死尔”、把日语中的“我”谐音译成“瓦特哭了”等。 歪理反语,荒谬之极,看似一派胡言,实乃入木三分! “于是赵朋友双膝下跪,声泪俱下”。 “如果借的是绝版珍本,该恶客可能举家潜逃,你就是弄个探测器,也探测不到影踪”。 偷书属于雅贼,打一锤已经该诅咒了啦,至于借而不还,理就比天都大,你摆着还不是摆着,俺拿来进德修业,以便救国救民,你不送慰劳金已差劲啦,还有脸讨呀”。 不惜自我调侃、自我丑化,虚拟恶作剧,读者感到的不是为盗的可耻,而是愤激者的率真! 课本倒数第四段,写因为书被借不还,就跑到人家里去“人赃俱获”,把人家的高档打火机顺手牵羊,不以为羞,反倒说这不过是“薄施小惩”,如不悔改,就要偷走人家的钻戒。对小偷行为,洋洋得意,津津乐道。读者对借书不还者的愤激,对作者的率真个性,心领神会,会心一笑中达到心照不宣的默契。 小题大做,煞有介事,郑重其事,让读者忍俊不禁。 “魔刀阻吓法”、“摇尾乞怜法”。 “柏杨先生于是建议,应该组织一个‘借书必还大联盟’,盆中歃血,对天立誓……”。 “奉告借书不还的恶客,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朋友,不算好汉”。 本文思想的光芒 “嘻嘻哈哈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呐喊。”有人如是评价柏杨。 诙谐笔法,严肃主题 矛头指向当代中国人漠视读书等时弊 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 针砭时弊,反思劣根性 盲目崇洋,跟风从众心理 假仁假义,装腔作势 “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 诚信缺失问题 8、请写出两句关于书的古诗句 本文用调侃、诙谐的语言论述了“借书不还”这一不良社会风气,分析其社会根源,揭露了借书不还者的丑恶的心态,表达了对借书不还者的愤怒。文中反映出一位著名学者关于读书的真实心得。作者呼吁社会成员提高自身修养,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课后题解析 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试谈谈,和大家交流一下。 * 一、作者简介 柏杨,原名郭立邦,后改名郭衣洞。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幼丧母,先后就读于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丑陋的中国人》、《中国人史纲》等。所写杂文主题不离人权和人道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病态部分及其造成的人性弱点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在冷嘈热讽中蕴藏着“恨铁不成钢”的深厚情感。 1.我能读准。 榔头( )诅咒( )迄今( )干没( ) 杜暹( )戋戋( )恐吓( )歃血( ) 2.我能解释。 láng zǔ qì  ɡānmò xiān  j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