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7课中国画的墨笔情趣--张炳安.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中国画的墨笔情趣--张炳安

第7课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张炳安 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初中阶段“造型与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是7-9年级中国画教学的起始课,它和后面的《写写意花卉》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单元。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造型与表现”教学领域中要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各个时期画家的经典作品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画创造出独特的表达物象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形式,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本课正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掌握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方法,从而体验中国画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生应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分析,理解笔墨韵味给人带来的美感。通过用笔用墨的技法学习,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同时要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 (二)版面分析 本课共有三个页面,前两页内容是欣赏和分析名家作品,理解用笔用墨的规律。第三页是中国画笔墨技法介绍,包括:中锋、侧锋、逆锋和拖笔四种笔法;焦、浓、重、淡、清五种墨色和干湿浓淡等不同的用墨效果。 宋代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这是早期的中国写意画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写意画的产生和发展。李苦禅的《双鸡图》,画面的色彩只用了朱砂红画鸡冠,其它色彩都是以墨表现,但墨色并不是单一的黑色,而是通过墨中水分多少,调和出各种深浅不同的墨色效果。画面中呈现出明显的重墨和淡墨, 淡墨部分墨色透明,笔痕清晰,重墨部分运用了浓破淡的技法仍有丰富的层次变化 。前面的鸡采用没骨法,以色块造型为主,后面的鸡以勾线造型为主。整幅画面用笔洗练,造型准确,墨色丰富,浓淡相宜。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中国写意画中的笔法和墨法知识。 本课的第二页展示了三件作品。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兰竹图》。齐白石的《杂画册》,王震的《墨荷图》。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兰竹图》能更好地诠释中国写意画中的“写”字,也体现了书画同源的说法,因为郑板桥画兰花时的用笔借鉴了书法用笔,比如画兰叶,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细观察郑板桥的“兰、竹”自有一套程式,且又不失自然真趣,确实是长期写生观察并掌握其生长规律基础概括提炼的结果。谈墨法离不开水。既是水墨,当以墨为体,以水为用。又有枯、干、渴、润、湿的用墨用水程度和轻重的区分。墨法中有泼墨法、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法、宿墨法、冲墨法等。主要介绍常用的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冲墨法。而泼墨法、浓墨法、淡墨法很容易理解,不一一介绍了。 破墨法、积墨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有条件可准备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作品,还可以准备名家绘画示范视频。中国画作品范画和优秀学生作品。国画用具。 国画用具。 为本课做好物质准备。 导入 教师播放中国画动画片片段,如《小蝌蚪找妈妈》或《山水情》等。 学生欣赏动画片,说出动画片用什么方法绘画的,简单描绘画面特征。 带入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 课堂练习 巡视辅导 1、中国画名家作品欣赏: 介绍梁楷的《泼墨仙人图》了解早期的写意画作品。 分析李苦禅的《双鸡图》--着重用墨;郑板桥的《兰竹图》着重用笔;齐白石的《杂画册》是笔墨的综合表现。 2、中国画的笔法 *阅读课文,了解用笔方法。中锋、侧锋、拖笔、逆锋。 *教师演示并讲授运笔要领。 3、中国画墨法学习 *阅读课文,了解用墨方法。 *教师演示并讲授调和“焦、浓、重、淡、清”等不同墨色的要领。 淡墨湿笔、浓墨湿笔、淡墨干笔和浓墨干笔;以及破墨法、积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板桥以情写竹一生画竹,平日无竹不居,闹得他做过官的范县、潍县也处处种竹。即便为潍县父母官时,也无不枝枝叶叶皆同民相接相连。他在县署中曾画竹题诗,以明其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板桥先生虽然不过只“七品官耳”,而其清廉正直的品格,却令人高山仰止。 据记载,乾隆19年(公元1754年)春,先生去官离任之际,潍县士庶皆念其德,父老遮道相送,后来还建立生祠以祀。先生也依依惜别,并画竹一幅,其上题诗曰: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藁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 他40多岁中进士之前,在扬州以卖画为生;60岁左右挂冠归来,依然是“二十年前旧板桥”,“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年年画竹买清风,买得清风价便松。高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 板桥先生的诗品、画品,与其官品、人品,同高。竹的节操,正是先生高洁贞标与风格的真实写照。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