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业在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康乐县支行 段俊文
内容摘要:城镇化是十八大部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红利与增长引擎。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农业银行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党和国家赋予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重要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农业银行特别是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行分行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衡,是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但就金融业而言,人员、机构、信贷资金等资源向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这是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农业银行既肩负服务“三农”的责任,作为上市银行也要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因此必须加强城乡业务统筹协调,科学合理配置各项资源,坚持以城带乡、全面协调,积极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金融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资金是经济血液,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研究以城镇化推进经济转型之金融问题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没有系统的金融配套支持服务意见,我国金融制度建设远不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经营,大量撤并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造成资金从小城镇大量流出,对贷款项目按权限大小逐级向上申报后,城镇建设中的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制约了金融对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
在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中,农村信用信贷资金大量流向大中城市,并且集中投向个别重点企业,对广大小微企业、个体及农户经济的投入持续下降。
城镇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特别是起步阶段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制等不利因素,使这类信贷需求很难被满足。
在制约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因素中,主要有四点。
(二)原因分析
1、金融体制方面的因素。银行的准入门槛较高,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发展步伐还不快,截止2009年末,湖南仅组建5家村镇银行。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制金融以及邮政银行的定位仍不清,农村金融支农并未注重对农村城镇化的导向作用,在支持基础设施改善、支持农村工业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支持城镇化后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持续性的政策措施,因此难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在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客户领域甚至常出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互竞争的格局,而在农户贷款、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则普遍不够。县域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一级法人体制,由于当前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绝大部分的金融企业更加热衷于将在农村吸收的存款转移至大中城市垒大户。农村信用社虽系独立法人,但因其经营规模有限,加之长期超负荷经营、贷存比相对较高,对县域的支持能力不足。
2、政策制度方面的因素。一是没有合适的承贷主体。由于城镇的建设多是以政府主导,不是企业的行为,受制度约束,金融机构不可能对其进行信贷投放。二是金融机构在体制、机制、方式上不能很好的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但对农业基地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不同、产生经济效益的时间长短不一这一因素,几乎所有商业银行对此都未充分考虑,更未对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进而设计相应产品,出台相应制度。三是县域金融机构考核制度不适应县域金融业的发展。多数农村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普遍实行了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经营效益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整体较差,不良贷款比重高。这一状况挫伤了金融机构拓展农村业务的积极性,使得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愈加严重;而得不到金融支持的农村经济更难以负担市场化的金融资源成本,从而导致了农村金融与经济在低水平上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二是补贴性、政策性的金融支农效果不佳。传统的政策性金融支农措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且会滋生多种不良效应,如低利率对商业金融机构具有挤出效应。
4.经济基础方面的因素。一是农村的经济环境总体欠佳,城乡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正因如此,2009年末,对农村发放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