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2.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Word版.doc
故都的秋(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要点
三、教学难点四 教学流程 环节一:导入示标 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品味课文,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品味比喻、排比的方法。
2.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选读文章精彩的段落 明确目标,在读中感悟秋之味。 环节二:
课文探究.Com] (一) 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第3段内南方景点的秋和故都处处是秋的对比)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二) 品味比喻(借喻、博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1.第2段“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使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第十三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在这里比喻(借喻、博喻)、排比、对比都有运用。 (1)根据课件找出写江南之秋的段落,明确江南之秋的特点,思考作者这样安排的用心。
(2)在文中圈划出使用修辞的句子,并品味其效果。 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本的习惯,在课本的学习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环节三:
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根据课件所出示的问题,小组内进行探讨,形成结论,然后推举一人代表发言。 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环节四:
本课总结 教师小结: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 依据课本所学试着概括本文主旨。 把握文章主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Section Two Language Points2.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Section Two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1 Period Four.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1 Period One.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1 Period Two.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2 Period Four.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2 Period One.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2 Period Three.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2 Period Two.ppt
- 创新设计-学业水平考试2016-2017高中英语必修一(浙江专用人教版)课件:Unit 3 Period Four.ppt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2.2 故都的秋(限时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2.2故都的秋 作者简介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3.1 囚绿记(教学设计)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3.1 囚绿记(课堂训练) 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3.1 囚绿记(限时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4.1 诗经·采薇(教学设计)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荷塘月色》赏析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采薇》对后世的影响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采薇》鉴赏 Word版.doc
- 北京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如何鉴赏写景散文 Word版.doc
最近下载
- 22S702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docx VIP
- 企业还款计划书范本.pdf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 标准图集-R4动力专业标准图集-室内动力管道安装-03SR417-2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pdf VIP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2025至2030血液制品产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公司还款计划书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