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历史段考试卷(必修二中国史部分)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客观试题30道题共60分;主观试题2道,40分。满分100分。时间为1小时
选择题
1.欧洲中世纪谷物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而从云梦竹简的材料来看,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谷物的收获量就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古代中国农业相对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B.基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的使用与推广D.黄河、长江流域适宜农业发展
北宋《参寥子诗集》记载:“农夫争道来,聒聒更笑喧。数晨竞一虚(同墟,即集市)……或携布与楮(纸品),或驱鸡与豚,纵横箕帚材,琐细难具论。”这段材料集中反映了
A.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村集市贸易的发展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商品种类迅速增加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明朝山西成为全国经济中心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明朝长途区域性贸易发展迅速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D.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 1870 28.0 5.8 —— 1880 24.9 5.5 —— 1890 20.2 5.7 0.3 1900 21.5 4.7 0.7 1910 14.7 4.3 1.5 表2反映出( )
A.中国发展外向型经济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15. 下表为各民族工业营业额(假定1930年营业额为100),造成表中数据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是
1930 1933 棉纱(营业额) 1930 1933 针织(营业额) 100 25 面粉(营业额) 100 50 卷烟(营业额) 100 50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 B.帝国主义转嫁经济危机
C.国共内战的爆发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平均约38%和187%。A.? ?? B.C.? ?? D.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23.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24. 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25. 20世纪初,人们把信天主教称作“吃洋教”;30年代,租界市民被外国巡捕踢了一脚,自嘲为“吃了一记洋火腿”;抗战时期的重庆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民谚;其他还有“吃闭门羹”、“吃香”、“吃药”等等。这些与“吃”有关的大众语汇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 河北省黄骅中学2016-2017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7年高三(上)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数学试题.docx
-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doc
-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doc
-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理).doc
-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doc
- 河南省洛阳八中2013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doc
- 河南省洛阳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文).doc
- 河南省洛阳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语文).doc
- 河南省洛阳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数学理).doc
- 河南省开封市201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word版.doc
- 河南省洛阳第一高级中学2013-2014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语文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