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1
第21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程目标: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重点: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难点:如何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点 新中国的政治建构 1954年宪法 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 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各级自治区、自 治州、自治县 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一、开国大典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21日) 2、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 中央政府构成人员 ——体现了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基本胜利。 (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隆重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 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隆重召开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上受阅步兵部队通过天安门主席台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上受阅炮兵部队通过天安门主席台 开国大典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背景 2、宪法的特点 3、意义: 西方国家政体与中国区别? 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 宪法制定经过 53年1月宪法起草委员会,邀请有各民主党派, 各界人士及专家。全国范围内三次全民大讨论, 有1.5亿人参加。经过几个月,提出了118万多条 修改意见。最后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体现了什么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 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谁掌握国家权利?怎样行使国家权力? 第一部宪法的突出特点: 民主精神和社会主义原则 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 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国家的行政、 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职权 有四:立法权、决策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我国政体与西方政体的最大不同: 西方是资本主义的代议制,集中体现政党竞选, 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表决票票样(1954年)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制度的确立 2、曲折的发展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建设趋于停顿。 (2)“文革”时,名存实亡。形成以党 代政的局面。 1969年 党的“九大” 召开,将国 家主席刘少 奇开除出党 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完善。 这是第十届全国人大第 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这是代表们在投票。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多党合作制度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同一个战壕 2. 合作的方针和主要形式 角色: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各民主党派—— 参政党,参政议政 合作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6年) 合作的主要形式: 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1954年,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章程》。 1957年,反右扩大化破坏了多党合作制 度;“文革”时期,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198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人民政协迎来了新的春天。 3、发展历程 全国人大代表大会的 常设机关常务委员会 全国政协礼堂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怀仁堂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新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阅读思考: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施行的? 4. 你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不好?它有哪些优越性? 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五单元2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单元检测: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单元10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三单元1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34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3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八单元32两极世界的形成Word版含答案.doc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2.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2.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1.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2.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ppt
-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同课异构课件: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ppt
最近下载
- 3DMax中英文对照表2.doc
- 2024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生物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苏教版四下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VIP
- 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pdf VIP
- 2025年单招生活常识题目答案大全 .pdf VIP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元月调考数学试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卡萨帝 洗衣机 双子云裳洗干一体机 C8 HU12G1 使用说明.pdf
- 2023届高考英语新时政热点阅读 10 人工智能(含解析).docx
- 马尔测长仪使用说明ULM Manual_Chinese.pdf VIP
- OA系统运维项目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