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答案.doc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步步高】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学案:1.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Word版含答案

学案1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 (2)制度: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出现了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制度: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3)特点:商朝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 1.概念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分封对象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国中既有功臣、姻亲,也有先代帝王的后代。 3.作用 (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3)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深化探究]探究点1 西周分封的对象 材料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 思考 结合材料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答案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异姓诸侯国中既有功臣、姻亲,也有原来的附属国。 [易混易错] 如何把夏朝建立的年份换算成某个世纪的某个时期? 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如果换算为世纪和时期,应是公元前21世纪的前半期,而不是公元前20世纪的前(后)半期和公元前21世纪的后半期。[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家天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夏朝开始出现的王位传子制度,意味着“家天下”取代了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家天下”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重点精讲] 西周分封制有何突出特点? (1)从分封对象看: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 (2)从分封布局看:同姓亲族被分封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整体上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3)从“授”与“受”的关系看: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臣属关系明确。 (4)从分封方式看:层层分封,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探究点2 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材料 《孟子·梁惠王下》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思考 上述材料反映了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之间怎样的关系? 答案 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3.大宗与小宗 (1)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意义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西周宗法制度的内涵与特点 材料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思考 据上幅示意图理解宗法制的内涵和突出特点。 答案 (1)内涵:宗法制是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2)特点: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及嫡庶之别划分大宗和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探究点2 宗法制的影响 材料 《永定邵氏年谱》载《祠规六条》云:“立宗原以佐治。”《朱子家礼》卷一《通礼杂录·祠堂》云:“若立宗子法,则人知尊祖重本。人既重本,则朝廷之势自尊。”《二程集》载程颐《易传》云:“家人之道,必有所尊严,而君长者,谓父母也。虽一家之小,无尊严则孝敬衰,无君长则法度废,有严君而后家道正,家者国之则也。” 思考 据上述材料,说明后世封建时代阐扬宗法原则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由家族、宗族进而推演到国家,以此“佐治”,以此尊朝廷,借血缘纽带,形成对君主的向心力,维护社会秩序,巩固专制政权。 [深度点拨] 如何理解分封制下土地的归属? 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贡赋即可尽义务。诸侯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 [易混易错] 宗法制是否仅适用于周王室同姓之间? 宗法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