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总论
一、中国法制史的内涵
“中国法制史”一词一般是在以下两种意义上使用:
第一,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指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法律制度。
第二,作为一个学科概念。
二、中国四千年法制发展概述
(一)中国早期法制
初创时期: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不公开。
1、 夏 以天命神权观念作为立法、司法活动的指导思想。法律渊源包括习惯法、制定法和誓等。
2、 商 秉承神权法思想,在继承夏代法制经验基础上,在罪名、刑罚和司法制度等方面取得进步
3、西周 “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指导思想,“刑罚世轻世重、明德慎罚、矜老恤幼刑事政策原则。
三、中华法系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
1、法系及中华法系的概念
法系概念:(两个条件:首先有一个与众不同,而且对外发生过影响的主体法律体系,第二必须有若干个接受这个母法影响,具有与母法相同特征的子法系统。)
中华法系主要是指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母体,在东南亚早期封建国家之间形成的一个影响广泛的法系。 最早的封建成文法——《法经》直到最后一部封建法典——《大清律例》,其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
2、中华法系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A,中华法系的成因
①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②与生产方式的特点有关.③与宗法制度的深远影响有关.
四、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
(一)前学科的法制史研究
(二)近代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初步形成和发展
(三)新中国法制史学科的曲折发展
五、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习中国法制史的意义
1.?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法律文化
2.?有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 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加强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特性的认识
2.? 把握好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专制特性
3.? 注意儒家学说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
4 .应该探索法律制度与社会土壤的关系
第一章 夏商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中国法的起源
一、关于国家与法的起源的一般理论
马克思主义主义关于法的起源的三个规律
1、法律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法律产生的根本原因)
2、法律的产生有一个从氏族习惯到习惯法,再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3、法律产生的过程受宗教、道德的极大影响。
二、中国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依据
(一) 标志:大禹传位于启,建立奴隶主专制统治。
(二)?? 根据:
1、 茫茫禹迹,画为九州。“铸九鼎、象九州”
2、初步建立国家机构。
3、已经出现了贡赋制度。
四、中国古代的“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其含义
(一)“刑”字的演变及其含义
甲骨文:刑-井刂
①井刂――本义为征伐、杀戮。源于古代兵刑不分。
②“井刂”还有模型、模范之义,又引申为规范 。(二)“法”字的演变及其含义
《说文解字》:“法者,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zhi),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皋陶神曾断狱)通过文献可以考证,古代的“法”与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无关
第二节、夏代的法律制度
一、“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
“天”的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夏代的立法指导思想是“恭行天罚”确良
二、夏代的《禹刑》
《禹刑》夏代法律的总称,泛称。其性质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禹刑”不是指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泛指夏朝的法律与刑罚。
第三节、商代的法律制度
一、商代法律思想的发展
“天讨”、“天罚”的神权法思想在商代发展到高峰,商代统治者以迷信鬼神而著称。 《礼记·曲礼》:“敬鬼神,畏法令也。”
二、《汤刑》及商代的主要法律形式
1、《汤刑》
《左传》昭公六年:“商有乱政,而作《汤刑》。”《汤刑》是商代的一个基本法律
四、商代的民事、婚姻、继承制度
(一)民事法律制度
土地制度:土地王有
(二)婚姻制度
贵族实际实行一夫多妻制,同时贵族之间还盛行姊妹随嫁的媵(ying)婚制,而妇女只能嫁一夫。
(三)继承制度
由“兄终弟及”到“父死子继”(由“弟继为主,子继为辅”到“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
西周历史概况简介:
第一节 西周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
一、“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的产生及其影响
1、产生原因
2、历史意义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及礼刑关系
一、西周时期的主要法律形式
(一)西周的立法概况
1、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
“有亡,荒阅。”是指有关搜捕逃亡奴隶的法令
2、《九刑》
“周有乱政,而作九刑”
第三节 西周时期的刑法制度
一、西周时期刑法制度的发展
《吕刑》的“五刑”、“五罚”、“五过”。
“五刑”即墨、劓、刖、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本田裂行维修手册全一本_本田SDH125T-31摩托车维修手册.pdf VIP
- 新22G04 钢筋混凝土过梁.docx VIP
- 【培训PPT】水肥一体化技术及应用.pptx
- 附录一、卫生部颁《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草案).pdf VIP
- (完整版)仁爱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doc VIP
- 2025年部编人教版(统编版新教材)八年级初二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 植物基因技术(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所有课件).ppt VIP
- 电子商务基础(第2版)全套PPT课件.pptx
- 《感染性休克》ppt课件.pptx VIP
- 2019版南方区域AGC发电单元调频指标计算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