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根”的象牙塔.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无根”的象牙塔.doc

“无根”的象牙塔   摘 要:本文通过对民国初至抗战前文学中的大学叙事的梳理,指出了大学叙事的“无根性”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大学叙事话语的边缘化,殖民文化影响下的价值立场的冲突以及阉寺性与独立性对立下大学精神的失落,由此引发对这一时期大学叙事“无根性”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 无根性 殖民文化 价值立场   现代大学的概念,同“科学”“民主”一样,也源自欧美。“大学12世纪初诞生于欧洲。此指与近现代大学一脉相承的波隆那大学(Bologna)(公元1100年),巴黎大学(公元1150年),牛津大学(公元1168年)等。”{1}它们都由神圣而独立的修道院学校演变而来,具有高度独立性。19世纪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西学东渐”的变革思潮为中国带来了现代大学的概念,最初在中国进行现代大学试验的是洋务运动背景下建立的同文馆和北洋大学堂,伴随着维新语境、科举制的废除,京师大学堂自上而下地开展新式教育,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的诞生,促成了独立的“人”和独立学术的生成。   民国初年,中国社会面临多种政治因素的冲击,对外遭遇列强殖民危机,对内则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同时国民党内分歧以及国共两党的对峙也使得社会长期处于一种动荡的战争状态,直至抗战前,中国社会始终处于一种危局之中,本文即选取这一时期的文学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这当中的大学叙事的特征及其流变。   所谓“大学叙事”,其关注的是现代中国大学和大学人的精神成长,是作家们的大学想象,尽管这种关注并不一定是自觉的。但正如陈平原所说,大学叙事“折射着一个时代的思想变迁,不仅仅是怀旧,也不仅仅是空谈,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反省。此等关于大学历史以及大学精神的建构,滋润着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也制约着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2}。大学叙事以小说独有的叙事方式,最广泛地表现出大学人的多样而复杂的生存状况,通过不同叙事类型极其鲜活地展示了不同于社会场域的大学生活的原生态和各具特色的大学形象。   一、大学叙事话语的边缘化   纵观民国初至抗战前的小说文本,这一时期大学并未成为作家们普遍叙事的焦点。落实到具体大学叙事文本中,有关大学的构想,除少数作品是全局的、严整的、直接的,更多的是枝节的、点缀的、间接的,甚至是背景性的。作为一种叙事形态,大学叙事往往被裹挟在主流叙事形式的洪流当中,而这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首先,在传统文化格局中,“政统”压倒“道统”和“学统”。长久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以及“儒表法里”的治国方略使得以“外王”为本质的“政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而以“内圣”为核心的“道统”和以把持文化解释权的“士”阶层为代表的“学统”则依附于王权,从而形成了政治文化本位的叙事话语。而大学叙事代表的是“学统”,故而难以成为主流叙事。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能力,作为新兴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本土文化结构当中,大学文化因其异质性的话语而受到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制约,因而其所具有的许多特点在当时被主流话语所改造和遮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进行大学叙事的视野。   再次,这一时期的大学发展很不充分,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仍然十分弱小。据统计,“1917年,全国共有大学生(含师范、农业、工业、商业、医学、法政等专门学校学生,下同)19017人;1923年,增加到34880人;抗战前的1936 年,是41922人;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终于突破十万大关,达到了129326人”{3}。对比当时几亿的社会人口,大学生的数量可谓凤毛麟角。这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大学不会成为作家主要想表现的对象。   除此之外,文学叙事的类型还与作家的意识指向有关,在这一时期的生存危机与意义危机之下,作家们更多地将视野放置在对宇宙、人生等哲学命题的思考之上,因而,对作家来说,大学叙事主要是一种边缘化的存在。   不可忽视的还有作家自身的教育经历对于叙事对象的真实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很多进行大学叙事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少大学生活经历的,如巴金、沈从文等作家。那么在他们的笔下对于大学叙事的文本描述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其文学想象,这也决定了作家笔下的大学形象必然具有模糊性和碎片化的特征。   从这一点出发,正是这种边缘化的叙事话语和作家集体创作的无意识造成了这一时期文学中的大学叙事普遍缺乏对于大学校园生活以及校园文化的集中描写,造成了叙事语境的“无根感”。   二、殖民文化影响下价值立场的冲突   随着19世纪西方殖民文化的入侵,中国社会出现了一批以传播基督教文化为目的的教会大学,“从1879年圣约翰书院成立,至1952年所有接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部收归国有的七十多年间,外国教会在我国本土前后共创办了近二十所大学”{4},而这段时期当中以20世纪二三十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