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微物理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雾微物理概要

第12章 云雾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 云雾的形成—核化理论 云雾粒子扩散增长 降水的形成—碰并增长 自然降水机制 冰雹形成过程 成核作用 核化:由一种相态产生新相胚胎,形成云雾质粒的过程。 自发核化(同质核化):单一相态分子中没有其它物质存在时发生的核化过程。 把微小的水分子集合体看成核,则这种无异质核存在时的核化现象称为自发核化或同质核化。同质是指结成的核心不是异性物质,都是水分子的意思。 同质凝结核化、同质凝华核化和同质冻结核化。 成核作用 异质核化 有异质核存在时的核化现象。 12.1 均质核化—同质凝结核化 在大气中水汽较丰沛时,其中有些水汽分子就会偶然结合成微滴。如果其大小超过某个临界值,它将能稳定存在。平均来说,大于临界尺度的微滴将会增长,而小于临界尺度的微滴就会消失。 12.1 均质核化—同质凝结核化 1897年,Wilson令一个内含纯净无杂质的且相对湿度为100%的空气云匣发生膨胀,第一次发现在膨胀冷却到相对湿度达800%以上时,才出现自发凝结现象。 在这样大的相对湿度下,水汽分子才能克服由于温度和密度造成的微观起伏,自发地排列成团,形成微水滴。 同质凝结核化发生的相对湿度界限,称为阈湿。 结论:自然条件下不可能出现水汽同质核化凝结形成水滴。 12.1 均质核化—同质凝华核化 同质凝华核化比同质凝结核化困难得多。 Ostwald等级规律(1902):一个水汽过饱和相并不直接转变为最稳态(冰),而是先转变为次稳态(或亚稳态),即过冷却水。 现在发现,至少在温度高于-100℃的范围内,自发凝华核化过程不会违反Ostwald的等级规律。 12.1 均质核化—同质冻结核化 计算表明,要产生同质冻结,过冷却水的温度至少要冷到-35℃左右。。 中值冻结温度:由于水滴群同质冻结的起始温度存在随机性,常用“中值冻结温度”来表示水滴群的冻结温度。它指水滴群中有半数水滴已冻结时的温度。 使一半过冷却水滴在1℃/h冷却率下自发冻结,水滴直径10cm时温度必须降到-30℃以下;水滴直径1微米时温度要降到-45℃。即不论冷却率如何,水滴群的中值冻结温度都在-30~-45℃之间。 因此在-35~-40℃以上,自然云多为过冷却的。 12.2 异质核化 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结构会影响到物质的吸湿性。 接触角: 如图液体附着固体表面,液相表面切线与下垫面夹角为θ度,称为接触角或湿润角。 12.2 异质核化 亲液物质:θ90°,表示液体能够润湿固体表面。凡能够被水所润湿的物质称之为亲水性(水湿性)物质,否则称为憎水性物质。 与θ等于0°和180°对应的为完全亲水性物质和完全憎水性物质。 12.2 异质核化—平水/冰面饱和水汽压 对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由(273K,6.11hPa)积分到任意温度及相应的饱和水汽压(T,E),并假定L为常数。可得平水/冰面饱和水汽压的理论公式 12.2 异质核化—平水/冰面饱和水汽压 相应上面两式,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给出不同的经验公式。 12.2 异质核化—平水/冰面饱和水汽压 12.2 异质核化—平水/冰面饱和水汽压 结论: 温度愈高,不仅饱和水汽压愈大,而且饱和水汽压的增大也愈快; 平冰面饱和水汽压小于同温度下的过冷却水面的饱和水汽压。 12.2 异质核化—溶液滴表面饱和水汽压 柯拉(K?hler)方程 可以看出,溶液滴的饱和水汽压是由三个因子决定的: 温度效应:由E∞决定,T越高,Ern越大; 曲率效应:由Cr/r决定,r越大,Ern越小; 浓度效应:由Cn/r3决定,浓度越大,Ern越小。 12.2 异质核化—溶液滴表面饱和水汽压 柯拉曲线 12.2 异质核化—溶液滴表面饱和水汽压 柯拉曲线(续) 纯水滴饱和比随半径增大而很快减小,溶液滴与纯水滴饱和比比值则随半径增大而增大。前一曲线位于1线以上,说明曲率因子使饱和比大于1。后一曲线位于1线以下,说明溶液因子使饱和比小于l。 从综合曲线(即柯拉曲线)看,半径较小时,综合曲线在1线以下,说明溶液因子比曲率因子更起控制作用;当半径较大时,综合曲线在l线以上,说明曲率因子反而比溶液因子更为重要了。 12.2 异质核化—可溶性核上的凝结 已知Kohler方程为 f为相对湿度。设温度为275K,m为饱和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则 12.2 异质核化—可溶性核上的凝结 12.2 异质核化—可溶性核上的凝结 每一条平衡曲线,其f值都有一个极大值,称为“临界相对湿度fc”,其相应的溶液滴半径,称为“临界半径rc”。将前式对r微分,令其等于0,可得: 12.2 异质核化—可溶性核上的凝结 讨论 盐核质量愈大,起始的饱和溶液滴半径也愈大; 盐核质量愈大,则临界相对湿度愈小,但临界半径却愈大; 对任一条Kohler曲线,由纯盐粒吸收水份而增大的过程,是由当时的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