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用“虚”(上).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用“虚”(上).doc

作文用“虚”(上)   《归去来兮辞》的结构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千古传诵、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作。据传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一篇而已”(《东坡志林》),同时的著名文人宋庠又曾说这篇作品是“南北文章之绝唱”(晁说之《答李持国先辈书》)。古代无数才智之士身世坎,怨愤抑郁,不平则鸣,或抒怀,或刺世,写出许多发愤以述情的文字。而陶渊明这篇格调和写法特殊。文章的《序》里说,他本来“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缸无储粟”;又说自己好酒,居官可得“公田之利”,由于得到叔叔陶夔的关照,“见用为小邑”(柴桑令)。但只居官八十多天,就决绝地辞官回乡种地去了。文中表现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孤傲品格,对于名闻利禄的淡泊,又能够以平和简淡文字出之,确是古今绝少人能够企及的。可以拿屈原的《离骚》作对比(这种对比当然没有评论二人作品高下的意思,实际也不能、不必评论二者的高下)。屈原赋《离骚》,“骚”者,牢骚也,牢愁也。而用现在的话说,屈原终究是“体制内”的人,所以他抒写离愁怨思,是意在“以讽谏君”,还是“冀君觉悟”(王逸《离骚序》)。他后来自投汨罗,以死明志,也是表明忠君报国之志。可是陶渊明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对乱世弊政是绝望了,视官位如敝屣,干脆弃之而去。这种风范,这种态度,感动了后世无数身处乱世的有良知的文人士大夫。即使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能追踪他,但却不能不赞叹之,向往之,从中受到教育,得到警醒。   但关于这篇作品的结构,却有不同看法。文章由说明“归去”缘由的“序”和抒写回乡之情的“辞”两部分组成。前面已经介绍《序》里所述“归去”缘由,结尾处明确记载写作时间:“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乙巳岁”是义熙五年,公元405年。接着正文的《辞》开始是: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照应了前面表明的“归去来”的文章主旨。接着描写首途景象:   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然后,转而描写到家情形:“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以下是大段铺叙,写乡居的闲适、乡间的风景、亲朋亲切来往、新春农事的喜悦等等。之后是点题的议论: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这番感慨照应开头,加深了《序》里所述“归去来”的主题。   可是细看文章思路,本来《序》里明确说文章写于弃官而去的“乙巳岁十一月”,时令是初冬,而《辞》里却从还乡写到春耕。这里显然存在矛盾。因此逯钦立在所校注的《陶渊明集》确定《归去来辞》写于“归来”之后的第二年的春耕以后。他在该书附录的《年谱》里提出根据:“辞云:‘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知为春以后作。”但是元代著名文人王若虚则另有看法。与他同一时期的另一位文人刘祁记载王若虚主张《归去来兮辞》的结构本是“前想象,后直述,不相?c”。王若虚在他的《文辨》里也曾具体说明:   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而言之。今自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耔”“啸咏”之事。(《滹南遗老集》卷三四《文辨》)   实际这是认为《归去来兮辞》结构混乱,把“既归”的已然事和“想当然”的未然事夹叙在回归路途的描写当中;而结尾处的总括论断,更不当涉及回乡后的“耘耔”“啸咏”之事。因此,如是结构,就使得文思“窒碍”了。   应当说,王若虚把文章中间大段回乡后的描写看做“遥想而言之”,是合乎作者本来思路的。钱钟书《管锥编》里记述周振甫和他本人的看法:   周君振甫曰:“《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乎西畴’、‘或植杖以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本文自“舟遥遥以轻扬”至“亦崎岖而经邱”一节,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求之于古,则《诗?东山》第三章写征人尚未抵家,而意中已有“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等情状,笔法庶几相类。   这是说《归去来兮辞》大幅抒写“归前之想象”,而且写得“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是一种写作技巧,并非是结构的缺陷,正如《诗经?东山》篇一样。陶渊明这篇文章是使用想象手法,构思中“虚”与“实”巧妙结合起来,而且两者过渡了无痕迹,抒写出对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