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效应的应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莲花效应的应用

蓮花效應 資工一 鄭婉婷 蕭妟如 鄭又慈 劉書瑋 廖宏寧 陳春松 楊俊彥 蓮花效應 什麼是蓮花效應—自潔 “蓮花效應”發現者 蓮花的自潔能力 蓮花效應的應用 水珠會夾帶灰塵顆粒離開葉面 什麼是蓮花效應 蓮花效應是指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以及自潔的特性。由於蓮葉具有疏水、不吸水的表面,落在葉面上的雨水會因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水珠,水與葉面的接觸角(contact angle)會大於140度,只要葉面稍微傾斜,水珠就會滾離葉面。因此,即使經過一場傾盆大雨,蓮葉的表面總是能保持乾燥;此外,滾動的水珠會順便把一些灰塵污泥的顆粒一起帶走,達到自我潔淨的效果,這就是蓮花總是能一塵不染的原因 在表面張力作用下,水與超疏水表面會有一接觸角 “蓮花效應”的發現 1997年,德國波昂大學的植物學家Wilhelm Barthlott針對這個特殊現象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了上述蓮花的疏水性與自我潔淨的關係,因此創造了「蓮花效應」(Lotus effect)一詞,同時也擁有這個商標的專利權。從此以後,蓮花效應就成了奈米科技最具代表性的名詞。 蓮花效應 在電子顯微鏡下,蓮葉的表面具有大小約5~15微米細微突起的表皮細胞表皮細胞上又覆蓋著一層直徑約1奈米的蠟質結晶,蠟質結晶本身的化學結構具有疏水性,所以當水與這類表面接觸時,會因表面張力而形成水珠,再加上葉表的細微結構,使水與葉面的接觸面積更小而接觸角變大,因此加強了疏水性,同時也降低污染顆粒對葉面的附著力。 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水銀與葉面接觸的狀況 蓮花自潔能力 表面細微的奈米結構在自潔功能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以蓮葉為例,水珠與葉面接觸的面積大約只佔總面積的2~3%,若將葉面傾斜,則滾動的水珠會吸附起葉面上的污泥顆粒,一同滾出葉面,達到清潔的效果;相形之下,在同樣具有疏水性的光滑表面,水珠只會以滑動的方式移動,並不會夾帶灰塵離開,因此不具有自潔的能力。 細微結構與自潔作用即使同樣具有疏水性的表面,在細微結構上的水珠會吸附著灰塵顆粒滾動,而在光滑表面上,水珠能使顆粒移動的程度有限 蓮花效應的應用 在自然界中,植物總是暴露在各種污染源當中,例如灰塵、污泥,還有一些有機的細菌、真菌等。蓮葉上複雜的奈米與微米級結構除了有自潔的功能外,還可以防止受到細菌、病源體的感染,只要經過一場大雨的洗禮,就能恢復煥然一新。目前蓮花效應的概念主要是應用在防污防塵上,透過人工合成的方式,將特殊的化學成分加入塗料、建材、衣料內等等,使其具有某些程度的自潔功能,以實現拒水防塵的目的。 紫外光照射移動水源 將奈米線覆蓋在表面上,成功地僅憑紫外光照射就能移動水滴。這項技術未來可望應用在微流元件上,或許將有助於藥物輸送等。 蓮花效應也有失靈時 美國的兩位研究學者發現,若只考慮水滴或水珠,蓮葉確實呈現超疏水現象(superhydrophobicity),一旦遇上凝結的水蒸氣,蓮葉卻反而呈現親水性(hydrophilic)。 美國密西根州通用汽車公司研發中心的Yang-Tse Cheng及利卡多MEDA技術服務中心的Daniel Rodak將蓮葉置於水蒸氣源之上,數分鐘後水汽開始在葉面上凝結形成小水滴,隨著凝結持續進行,部分小水珠會合併成較大的水珠,繼續停留在葉面,並未如預期一般形成滾動的水珠。 Cheng和Rodak指出,水蒸氣凝結成的水滴陷在葉面的奈米微管之間,隨著小水滴逐漸連接合併,最後會填滿葉面介於微米級突起物之間的凹處,因此對於落在葉面的外來水珠產生黏滯效果,使葉面展現親水性而非疏水性。Cheng表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超疏水表面是否真能存在,而這一類的凝結實驗對於了解材料表面潮濕行為極為關鍵,因此應該納入對疏水材料的標準評鑑程序中。 * * 具有微米級表皮細胞與奈米級蠟質結晶的蓮葉表面 植物葉子表面之微結構─表面較為粗糙 植物葉子表面之微結構─表面較為平坦 一、塗裝產業新契機 這種表面自清潔的特性不僅存在於蓮花葉面上,在動物皮膚或許多其他植物葉子中亦都得到驗證,而開發仿造蓮葉具自清潔功能的疏水塗料、塗裝技術製程,乃蔚為風潮。 相關的研究方向包含: (1)應用於LCD產品之高阻氣、高透明塗料及抗反射高硬度塗料 (2)應用於電子產品之電磁遮蔽塗料 (3)應用於建築之隔熱節能塗料及自清潔塗料 (4)金屬用防蝕防鏽塗料 (5)具環保相容性之塗料 (6)具有殺菌效果的奈米光觸媒塗料 (7)精密的塗裝製程技術 (8)模擬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