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陇南市森林经营策政调研报告2007
陇南市森林经营政策?调研报告
?根据省林业厅甘林造便?函字[2007]16?号《关于认真配合国家?林业局搞好“强化森林?经营政策调研”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市组织?人员对森林经营政策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森林资?源现状
陇南市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中国大?陆腹地。北靠黄土高原?,与天水、定西地区接?壤;西接青藏高原,与?四川阿坝、甘肃甘南州?相连;南邻四川盆地边?缘,与四川广元市连接?;东近汉中盆地,与陕?西汉中地区相靠。地理?位置为北纬32o35?′43″~34°32?′00″、东经104?°01′19″~10?6°34′20″。辖?武都区、宕昌县、成县?、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徽县、两当县?9县(区)和岷江、康?南2个市直林业总场。?
全市总土地面积为2?79.13 万km2?,市管范围林业用地面?积为119.08 万?km2,其中:有林地?面积55.1万 km?2,占林业用地面积4?6.28%;疏林地1?1.02万km2,占?9.26%;灌木林地?38.12万 km2?,占32.01%;未?成林造林地4.77万?km2,占4.01%?;宜林地10.05万?km2,占8.44%?。
林业用地按权属分?,国有38.98万 ?k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2.74%;集?体76.61万km2?,占64.33%;其?他3.48万km2,?占2.93%。全市有?活立木总蓄积量226?4.22万m3,森林?覆盖率为42.0%。?
二、森林经营工作现?状
(一)森林经营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把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作为林业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状况明显改善。自1?999年10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开始试点到?2002年全面启动,?截止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312.2万亩。其中?:完成退耕地造林12?3.9万亩,工程覆盖?全市195个乡(镇)?中的193个乡(镇)?,惠及农户31万户、?140万农村人口;完?成荒山荒坡地造林17?9.9万亩,涉及17?0个乡(镇),封山育?林8.7万亩。任务完?成率均达到100%。?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市局部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新增造?林地面积达300多万?亩,前期造林大部分都?已成林郁闭,许多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全?市森林覆盖率由此而增?长1.5个百分点,特?别是123万亩跑土、?跑水、跑肥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状?况得到了有效遏制,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局?部区域基本实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生态系统?得到休养生息。退耕还?林工程在带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些生态区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得到治理,增加了土地?利用价值,农业生产方?式开始转变,特色农业?置换传统农业的步伐大?大加快。八年来,我市?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发展?特色经济林基地100?万亩,占退耕还林总面?积的80%,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产业乡和专?业村。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使30多万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土地耕作中?解放了出来,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退耕还林?实施八年,国家投放到?我市的政策粮款补助和?医疗教育补助金达9亿?多元,全市31多万退?耕农户户均2900多?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和政策兑现,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了国家以钱?粮换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极大地迸放了全民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和发展?特色林业的积极性,退?耕还林工程已成为我市?抓生态建设,促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
二是全面实施天?保工程,林地资源得到?休养生息。自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停止国有天然林?采伐的决定》以来,我?市坚决停止采伐,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面负责天保工程实施?。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5.24万?亩,完成飞播造林10?.24万亩,在天保工?程区实施退耕还林48?万亩,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1013.7万?亩。开展了“两停、三?清、一关”工作,即:?停止采伐、停止运输,?清理回收采伐工具、清?理审核木材准运证、将?工作重点全面转移到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上来?,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壮大充实森林资源管护?力量,林地资源和林木?蓄积量稳定增长。
三?是大力实施长防工程,?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遏制。自1989年长?防林一期工程在我市实?施以来,到2002年?已累计完成长防造林5?10万亩。一期工程十?年建成了以西礼香山、?宕昌毛羽山、成县鸡山?、文县高楼山、武都米?仓山、康县万家大梁、?武都麻崖子粱为主的“?五山二梁”为主体的百?万亩重点防护林生态骨?架工程。结合防护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