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荆楚网.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荆楚网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树立典型人物群像 扛起主流传播大旗 ——楚天都市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探索 参评 项目 新闻论文 作 者 张勤耘 责任编辑 万仕同 刊播单位 新闻战线 首发日期 2010.8 刊播版面 (频道、栏目) 作品字数 (时长) 5500字 作品评介 拥有100多万份发行量的楚天都市报,经过主流化转型,在重大典型塑造上探索出一套与传统典型报道不同的方式:即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以传播主流价值为己任,从平民视角关照现实生活,以某一突发事件为切口,缘事而发,因势利导,对事件动态步步推进,并以开放的姿态与全国各大主要媒体合作互动,使典型人物鲜活丰满,生动感人,迅速传播全国,感动国人。该报连续两年推出“10·24”舍己救人英雄群体、“暴走妈妈”、“信义兄弟”等三 组“感动中国”人物,被专家、学者誉为典型报道中的“楚天都市报现象”。 该篇论文对楚天都市报的典型报道进行了具体阐述,深入分析,认真总结,于都市类媒体开展新时期的典型宣传,具有广泛的借鉴和示范效应。 采编过程 该文分别以“10·24”舍己救人英雄群体、“暴走妈妈”、“信义兄弟”等典型报道为例,从不同角度抽丝剥笋地揭示出该报典型塑造中的独特方法:强大采集力,获取、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关注“小人物”命运,善于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真善美;缘起新闻事件,因势利导挖 掘,让人物形象可亲可感;将典型人物置放在历史平台上,彰显典型的坐标内涵;“小报扛大旗”,彰显都市类媒体引导舆论的时代担当。 社会效果 该文刊发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湖北省内的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分析“楚天都市报象”; 国内众多媒体先后到楚天都市报“取经”;都市类媒体如何进一步加强主题宣传、塑造时代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大研究课题。 推荐单位意见 报送单位意见 领导签字: (盖单位公章) 2011年 5月 10 日 领导签字: (盖单位公章) 2011年 5月10 日 联系人 卢齐平 手机电话 027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81号 邮编 430077 树立典型人物群像 扛起主流传播大旗 ——楚天都市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探索 张勤耘 《 新闻战线 》() 报纸是历史的见证人。近年来,荆楚英模辈出,光耀神州,楚天都市报顺时应势,真实纪录了这一令人热血澎湃的历史,被专家学者誉为典型报道中的“楚天都市报现象”。 “小报扛大旗”,彰显楚天都市报引导舆论的时代担当 楚天都市报这张市民化的“小报”,为何能一次次扛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旗”? 传统观念中,宣传典型人物似乎是党报的任务,市民生活报就是搞些可读性强的社会新闻,以“吸引眼球”、占领市场,获取经济效益。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市民生活报的误读。 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要“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明确要求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把发展主流媒体作为战略重点,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楚天都市报拥有100多万份的发行量,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在引导舆论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自2007年夏季以来,楚天都市报编委会明确提出主流化转型的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责任担当为使命,传播主流价值观,影响最广泛人群,做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其基本内涵是体现社会的进步方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责任与公信力为核心,努力提高新闻的采集力、表现力,增强对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履行都市类媒体的历史责任担当,自觉加强主流媒体的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主流化转型收获典型人物群像。   2008年初,楚天都市报就以一组关于“19年前的良心债”的报道享誉业内。这是一个触动世人灵魂的故事:武汉一位女邮政职工在19年前因一念之差,截留了一笔1500元钱的汇款,这位母亲在临终之际深表忏悔,叮嘱子女设法归还这笔钱。楚天都市报收到其子女署名“校正”的来信后,当即展开报道,寻找当年的汇款人,最终实现了那位母亲的遗愿。这组报道被誉为“激扬人性光辉,感化读者心灵的生动道德教材”,荣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为救两名落水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结成“人梯”实施救援,3名冬泳队员也参与救人行动,最终,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90后”大学生英勇献身。楚天都市报接到报料后,迅速派记者赶赴现场采访,10月25日在一版以《大学生结梯救人 3人英勇献身》为题,在全国率先报道,并配发评论《舍己救人的“梯子”精神永远值得敬仰》。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