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韶关市环境保规护划纲要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
( 2006-2020 )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郑振涛(韶关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杨小明(韶关市人大副主任)
尚 伟(韶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剑鸣(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
成 员:
王青西(韶关市人民政府) 李德军(韶关市人民政府)
李步雄(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 胡书臣(韶关市环保局)
李维员(韶关市发展和改革局) 刘德泉(韶关市经贸局)
林 嘉(韶关市财政局) 吴振华(韶关市建设局)
李卫中(韶关市农业局) 聂云祥(韶关市国土资源局)
马水源(韶关市水利局) 罗育平(韶关市林业局)
周伟源(韶关市城市管理局) 梁韶灵(韶关市城乡规划局)
王晓梅(韶关市旅游局) 潘萌(韶关市统计局)
廖朝国(韶关市卫生局 ) 何超常(韶关市法制局)
王功荣(韶关市交通局) 谢祥腾(韶关市委政策研究室)
沈学柏(韶关市公路局) 吴生祥(粤北工业开发区)
刘卫东(浈江区人民政府) 张中坚(武江区人民政府)
吴春腾(曲江区人民政府) 李安平(乐昌市人民政府)
许志新(南雄市人民政府) 吴玉环(仁化县人民政府)
许红(始兴县人民政府) 朱余旺(翁源县人民政府)
范秀燎(新丰县人民政府) 邓建华(乳源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办公室主 任:李德军(韶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办公室副主任:胡书臣(韶关市环保局局长)
韩保新(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张 彬(韶关市环保局副局长)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顾问组:
总顾问:李子森 (广东省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
顾 问:
温琰茂(中山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吴 兑(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黄国锋(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博士、高工)
胡勇有(华南理工大学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韶关市环境保护规划》编写组主要成员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韩保新(研究员、副所长)
李 华(高级工程师)
杨育青(研究员、室主任)
李照勇(高级工程师、室主任)
张恒军(工程师)
何向红(研究员、中心副主任)
郑 伟(高级工程师)
桑燕红(工程师、博士)
郭 梅(工程师、博士)
刘伟民(工程师)
孙 娟(工程师、博士)
韶关市环境保护局:
张 彬(高工、副局长)
向建成(高工、科长)
邓向荣(高工、副所长)
杨余宝(工程师)
胡文伟(副科长)
招文锐(高工、站长)
目 录
前 言 1
一、现状与发展压力 1
(一)发展现状 1
1. 山区资源型经济一枝独秀 1
2. 环保责任得到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2
3. 构筑了重要的生态屏障 2
4. 工业污染防治成效明显 3
5. 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3
(二)存在问题 4
1. 地区协调发展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 4
2. 环境建设任务严峻,局部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加剧 5
3. 环境管理建设任重道远 8
(三)未来的压力 9
1. 发展引起的环保压力剧增 9
2. 迫切需要产业升级改造和发展新型主导产业 9
3. 资源优势逐渐减弱 10
4. 土地利用及相关规划对开发建设的约束力不强 10
二、总体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1
(三)基准年 12
(四)规划目标 12
三、主要规划任务 15
(一)分类控制,保障环境安全,提升服务功能 15
1. 构建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与格局 15
2. 以“三区” 划分实施分类控制 18
(二)环境功能分区,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环境目标 20
1. 水环境功能区划与控制目标 20
2.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与质量控制 25
3. 声环境功能区划与质量控制 26
(三)全面推进污染控制,确保环境质量改善 34
1. 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 34
2.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 41
3. 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46
4. 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50
5. 落实声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54
(四)加强生态化系统建设,实现生态安全 56
1. 建设区域自然保护体系 56
2. 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58
3. 强化水土流失生态保护 59
4. 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 61
5. 加强农业(农村)生态化建设 63
6.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66
7. 矿区生态环境保护 67
(五)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文明 69
1. 实施比较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要素结构升级 69
2.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