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验(人民版必修2).docVIP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验(人民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验(人民版必修2).doc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验(人民版必修2) 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所示的农业工具主要用于(  ) A. 播种 B. 收割 C. 松土 D. 除草 2. 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中国古代(  ) ① 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② 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基本单位 ③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3. 右图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春秋战国 B. 汉 C. 唐 D. 明清 4. 银行在今天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中介机构。假如要编写我国银行的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  ) A. 唐 B. 宋 C. 明 D. 清 5. 《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 A. 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 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C. 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 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 6. 2007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部分青瓷和白瓷。出水时瓷器釉色清亮,仿佛新出窑一般。据此形成的以下认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的青瓷和白瓷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C. 青瓷和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 D. 南宋的青瓷和白瓷全部产于景德镇 7. 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作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 A. 刀耕火种方式已经普及 B. 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 铁器开始用于农具制造 D. 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8.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9.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 A. 小农经济 B. 佃农经济 C. 庄园经济 D. 商品经济 10. 右面两段材料记载的商业状况,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秦汉 B. 隋唐 C. 两宋 D. 明清 11. 下图为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 118间,面积共45 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A. 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B. 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 使手工业缺乏市场 D. 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12. 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  ) A. 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 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 C. 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 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 13.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篡要·卷七》)材料中“可谓中国不缺耶”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特产丰饶,人民生活富足 B. 所谓夷货,中国均可生产 C.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 夷货不符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 14.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右图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 A. 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 B.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C.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D. 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 15. 清政府1759年颁布的条例规定:“夷商(西洋商人)在贸易期间,必须住在商馆之内,不准携带武器,不准雇佣中国仆妇。”这可以说明清政府(  ) A. 准备断绝中西贸易往来 B. 高度关注西洋商人的安全 C. 对西洋商人有防范心理 D. 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必要性 16. 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