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人教版历史期中材料题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上人教版历史期中材料题复习

七上历史期中材料题复习   一.材料题(共7小题) 1.(1)在下图中的方框内填入下列地名的英文字母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2)请写出造成两处原始农耕遗存差异的根本原因。 2.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大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梁启超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材料三:清明节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2014年(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隆重举行……4月3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马英九今天主持2014年遥祭黄帝陵典礼,凸显慎终追远、饮水思源寓意。这是马英九任内第4度主祭。﹣﹣摘自人民网 (1)材料一中的华夏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前身? (2)材料二“轩辕”指的是谁?依据材料二指出他的贡献有哪些? (3)材料二、三表达了中华儿女对皇帝怎样的情感?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其成在2015年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设立轩辕纪年的提案:用轩辕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在公元纪年的基础上加上2697年即可。以纪念我们的始祖轩辕和其他共同创立者的丰功伟绩,在4712年前(即公元前2697年)建立了中华文化共同体。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 材料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轩辕和其他共同创立者“的历史地位怎样?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在当时实行的是什么制度? (3)“选贤与能”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天下为家”以后实行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5)“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是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种制度?天子与诸侯之间是何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分封对象是哪些人?周武王认为最大的功臣是谁? (3)材料三反映了分封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令受其赐。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齐桓公对管仲非常尊重,尊其为“仲父”。 (1)你知道材料一中“桓公”是谁吗?他生活在哪一历史时期? (2)和桓公同一时期,像桓公一样“霸诸侯”的国君还有很多,请你至少再说出两个。 (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请各举出一例。 6.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三 史书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回答: (1)找出材料一中卫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各国纷纷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2)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商鞅的最后下场突出地说明什么问题?其中最直接导致商鞅下场的措施是什么?最有利于维护新兴阶级利益的措施又是什么? 7.材料一 那个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局面,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被后来许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所推崇。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