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课件.ppt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意义 *2、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3、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内容的相互关系 4、“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演进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两层含义: 含义一:从社会性质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政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已经确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你对当今中国社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和印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经济现代化的程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六,由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这是讲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这是讲体制建设。 第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命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是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 二、为什么说中国 处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领导集体,在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 什么是国情?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口因素、民族构成以及传统、阶级状况、文化教育、历史特点、地理状况、自然资源、国际环境等。 如下图所示: 国情之六:自 然资 源 国情之八:历史状况 国情之九:国际环境 一战(1914-1919) 国情之十:阶级状况 当前中国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矛盾,而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 国情之十一:教育状况 知识改变命运,勤奋成就人生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沉痛的教训 1956年,党的八大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但是,随后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仍然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结果导致中心任务移位,动摇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从建国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过三条总路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的特点 既具有雄心壮志, 又坚持实事求是;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思考题目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 1991年的毛入学率仅为3.5%,主管部门却坚持“稳定规模”的方针,致使供求关系越来越尖锐。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扩招,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000年制定“十五”计划时,将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5%)的目标定在2010年,结果提前8年,2002年就达到了这一指标。 2005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1%,普通高校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高等学校在学人数达2300万人,居世界第一 。 《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研究生热力学第1章课件.ppt
- 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副本课件.ppt
-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时_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课件.ppt
- 研究生讲座课件.ppt
- 研究生课程第一章电能质量概论ppt课件.ppt
- 研究背景课件.ppt
- 破坏理论课件.ppt
- 破旧衣服加工课件.ppt
- 破裂理论与节理课件.ppt
- 破解彩陶之谜1课件.ppt
- 2025江浙沪居民睡眠健康小调研报告.pdf
- 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范文.docx
- 团委活动方案(拓展).docx
- 汽车智能驾驶行业深度报告:端到端与AI共振,智驾平权开启新时代.pdf
- 小核酸行业深度:技术平台和适应症不断验证,迎来销售和临床密集兑现期-华福证券-2025.3.31-65页.docx
- 医药生物行业医疗AI专题报告二多组学篇AI技术驱动精准诊断实现重要突破-25031440页.docx
- CXO行业系列报告三寒冬已过行业需求逐步回暖-25031430页.docx
- 全国租赁市场报告2025年3月_可搜索.pdf
- 玩具行业“情绪经济”专题:创新玩法+IP赋能,重新定义玩具-华鑫证券-2025.docx
- 医疗保健行业PCAB抑制剂药物深度报告抑酸药物市场空间广阔PCAB抑制剂大有可为-25.pdf
文档评论(0)